•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特产> 美食 >正文
泉州水门国仔面线糊:糊而不烂 清而不浊

2015-10-30 16:57:09  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千年古城泉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都孕育出了哪些老泉州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呢?

  水门国仔位于美食街的总店

水门百年工艺传承至今

泉州水门巷是古代七门之一,乃水上之门,沟上陆地,从古至今,这条街巷商贾云集,水门国面线坐落于此,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水门国仔面线糊”制作技艺创始人谢培生于清咸丰年间,泉州城东玉井村人,早年以种地为生,后来跟师傅学做面线糊这一手艺,从此走上卖面线糊的生涯。手艺传到现任掌门人谢锡国手上,已经历了四代,传承了一百多年。

谢锡国从小便受父亲谢冬梅的影响,喜欢制作面线糊,从小耳濡目染之下,21岁的谢锡国在70年代末便带着未婚妻骑着三轮车,开始在百源路一号店门口摆摊。谢锡国的面线糊烹煮,在同行业中率先使用以海鲜熬制高汤的技艺,面线糊的勾芡也有自己的技艺特征,面线糊搁多长时间,均能保持粘稠,深受顾客欢迎。

1986年,谢锡国的第一家“水门国仔面线糊”门店正式开张,坐落于水门巷21号。谢锡国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紧跟市场方向和大众口味,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使“水门国仔面线糊”在自身行业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2010年,谢锡国注册了“泉州水门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共有5家连锁店,其中3家直营店,2家加盟店。谢锡国还打破了家族式的传承模式,把面线糊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员工,使他们成为各连锁店的业务骨干,也成为“水门国仔面线糊”制作技艺的第五代、第六代传承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