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坑村的明清古大厝最多时有40多座,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如今尚存27座。
远看红砖白石,燕尾脊成片,一排排古厝井然有序,近看雕梁画栋,飞檐翘顶依旧,置身这一延续几百年的古村落,昔日的繁荣昌盛清晰可见。这就是泉港区后龙镇的土坑村,去年11月份,在中国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公布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上,土坑村榜上有名。
漫步古村石道,举目四望,环村皆绿,人在村中,村在林内,绿色的田园风光涵养了优美的人居环境。转角之处,一条窄巷蜿蜒开来,横巷中的老人架起茶炉摆开茶具悠闲品茗,几只小猫在屋前嬉戏玩闹,一股淳朴、和谐之风迎面吹来。
土坑村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据说当时福建莆田贵族刘宗孔因避“靖难之变”,携眷至此,明朝永乐至清代乾隆年间,刘氏后代以祖祠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四排而筑,共建40多座古大厝,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
历经数百年,土坑村古民居建筑群落现占地26860平方米,尚存明清建筑27座。雨过天晴,阳光洒在那些陈旧的屋檐悬壁上,历史风霜掩不住惊艳。屋檐上活灵活现的石雕、悬壁上惟妙惟肖的木雕,散发着被时光润浸的暗香,虽然历经风霜,蒙蔽灰尘,但那积淀历史的美,不可言喻。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部历史书卷,古厝祠堂、宫庙、书院、古井、旗杆、鱼池拱桥……一件件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存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它们所见证的变迁。
在刘氏族人看来,土坑村之“名家”,不仅在于高屋华堂,更让人引以为豪的是人才荟萃、精英辈出。据清代谱牒载,土坑村中榜文武进士、晋升仕者高达70多人。祖祠上牌匾满堂,乡村中旗杆林立。自小在村里长大的土坑村委会副主任刘永才说,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古村落书院、武馆的兴办。
历史变迁,当年的文馆已经变成了今天的后龙中心小学,而武馆虽已变成清莲堂,在门外那株高达二三十米的木棉老树庇荫下,一起慢慢走向隽永,也成为古村的标志之一。
除了古香古色的明清大厝,土坑村的民俗风情也引人入胜,“土坑戏”、北管乐曲、“打正鼓”和“吃祠堂”等传统民俗活动依然承袭至今。
□早报记者 张金华/文 戴晓晖/图
刘氏家庙里依然住着刘氏后人
早年留存至今的彩色瓷砖
古村,古巷,古大厝。
木棉树下的青莲堂,成为古村的标志之一。
石雕柱下,村民延续着虔诚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