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蕉城区针对辖区内民族乡村的不同特色,因地制宜,精准帮扶 抓住一个“畲”字,带动富民产业 2015-05-26 09:06:23 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颜凑) 过去畲村穷,现在畲村“特” “以前,说起畲族村,人们印象是‘少、边、穷’;现在,说起来,是具有民族风情的‘绿、富、美’,产品带上‘畲’字更好卖。”近日,记者来到宁德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畲族中草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蓝福禄刚从地里回来,他说,就在几天前,又有一批几十人的团队来村里,慕名而来买畲药,“牌子打得好,销路也好得很”。 一进北山村,处处草药香。北山是纯畲族村,畲医畲药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过去,村里大多数人房前屋后都会种上些黄栀子、苦艾等中草药,偶尔也会出售。七都镇干部钟华杰介绍,近两年,蕉城区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引导每个畲族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品牌,给予政策支持。北山村开始重点发展畲族草药,2013年底成立合作社,组织种植、跑销路、打品牌,农民积极性非常高,已有49户农户参与,目前已注册“畲北山”品牌。 “目前销路分好几块,一部分青草药直接销售,卖得很好;一部分出售给医药公司,我们还发展出畲药盆景,目前已接到莆田一家企业的大订单。”钟华杰介绍,目前全村种植草药300余亩,年产值300多万元,种植草药带来的收入,去年人均就有3000多元。接下来,北山村还将把草药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成产业链条,前景看好。 像“畲北山”这样的畲家特色品牌,在蕉城还有很多。 据蕉城区民宗局局长蓝文斌介绍,蕉城区有29个少数民族,其中畲族人口23868人。畲族人口占30%以上少数民族建制村37个,畲族聚居自然村133个。少数民族乡村多处偏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但民俗风情独特、生态环境优越,有着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扶持各民族乡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蕉城区把民族村划分为城郊型、平原型、山区型、沿海型等四大类,然后以点带面,突出特色,选定路子。如像上金贝畲族村这样畲族文化底蕴深、民族特色凸显的村,宜走民族特色旅游之路;像霍童八斗这样偏远山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良好的村落,宜走畲族特色茶、竹生产加工之路;而如北山畲族村这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又有传统的村,则走草莓、草药种植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