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美丽与宜居融合 宜居与宜业同步福安倾力打造“珍珠连串式”美丽乡村景观带

2015-05-29 09:04:52  来源:福建日报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今年‘五一’三天假期,村里接待了2万多游客。”近日,福安市委举办一场有关旅游业的专题讲座,溪潭镇廉村党支部书记陈峰在听取讲座后告诉记者。

廉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着“中国廉文化第一村”的美誉。这里的古官道、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祠堂、古井等保存完好,但以前由于环境卫生差,再加上随意搭盖,显得脏乱落后。“近三年来,我们村累计投入上千万元进行环境整治、文化挖掘、旅游开发并创建3A景区。”陈峰说。

“现在的廉村清新整洁、古色古香,是别人无法复制的美。”兼职担任该村导游的村民陈木成说,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到此游玩之后,再从这里沿省道302线前往邻近的康厝畲族乡梧溪村和穆云畲族乡虎头村、溪塔村、蟾溪村走一走看一看,行程刚好一天的时间。

“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精心打造新绿亮洁、功能配套又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福安美丽乡村走廊。”说起美丽乡村建设,宁德市委常委、福安市委书记金敏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廉村的嬗变,正是福安市52个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外在的‘美丽’,更要内在的‘宜居’。”福安市市长林小楠如是说。为此,福安市乡两级均成立了宜居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宜居环境建设办公室”和“美丽乡村工作组”,在注重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的前提下,实施“三整治三提升”,即“整治旧房裸房、整治生活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保护管理水平”,并将穆云畲族乡虎头村列为示范点之一。同时,市财政拨付启动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先补、多建多补、投工投劳以及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等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虎头村是“闽东珍果”穆阳水蜜桃的主产地,也是一个纯畲族村落,通往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的旅游大道穿村而过。金敏到该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时,强调“一定要搞好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同时要求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挖掘畲乡特色文化,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