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上山 竹子当菜种,山成聚宝盆 唐开山,距山头村所在地6公里。这里荒无人烟,猴子、野猪等野兽占山为王,2000多亩竹山长笋还不够猴子和野猪吃,产竹量逐年下降,濒临消亡境地。2013年,吴端放得知政府有搞毛竹示范片的政策,在镇里和村里的支持下,举家进山搞笋竹两用林示范。头年搞了300亩,次年搞800亩,今年又搞了700亩。通过劈杂灌、浅锄、开路和建水池喷灌防旱,号竹合理采伐,喷甘草磷除草,施肥增加营养,在笋上套红塑料袋驱赶野兽吃笋等技术措施,亩笋竹收入从开始的不足200元猛增到1500多元。吴端放说,这里有参天的古树群,有“唐开山”古寺,加上十里峡谷和老关隘,再利用竹林养鸡、养蜂等,只需添些建筑,唐开山就成集现代竹业立体开发和旅游、休闲的好地方了。 “粗山细田”是寨里人长期形成的耕作观念。经营竹山就跟打鱼人只管抓鱼卖钱,不管鱼的生存状态一样,分到户后也充其量劈劈草、巡巡山,所以竹山效益远不如打工收入大。为了把农民的劲吸引到竹山上,寨里镇一手抓对接上头扶持政策,一手制定鼓励措施,把竹山变成农民致富热点。近年来,全镇建毛竹高产示范片202个,面积近万亩,建笋林两用林2000多亩,同时还利用毛竹林发展养鸡、养羊、养蜂,种药材、种食用菌等。太银村的王水龙,利用竹山养羊、养蜂,亩竹山效益近万元。 服务到位 干部跑得勤,竹农忙得欢 太银村关下组的王焘大学毕业时,还没把供他吃穿和读书的竹山当回事。一走出大学校门就在外地打了几年的工,是镇村干部服务竹产业,让他老家的竹山效益翻番,才让本来有好几千元月薪的他认识到“还是家乡好”。前年,他一回到家里就把那200亩半荒的竹山拿来搞丰产示范,还在竹山放羊。王焘说,利用竹山养羊,除清明前后一个月避过羊吃笋外,其余时间羊都可在竹林放牧,羊能吃草和长出的杂灌,拉出的粪又可肥山,一举多得。几年下来,王焘的羊群从十几只,发展到现在200多只,按1只2000元算,仅羊就值30多万元了。 不知情的人以为“竹山到了户,不要靠干部”,其实恰恰相反。寨里镇分管林业的副镇长林通说,竹山到了户,干部虽“甩”了行政干预权,但一家一户的发展之困,全靠镇村干部去协调去服务。否则就会“山还是那座山,竹还是那几根竹”。为此,寨里镇强化了镇村干部服务竹产业的考评、奖惩机制,根据竹事活动细化任务措施,实行季考评年总结,按季通报、年兑现奖罚,激发镇村干部服务竹业、竹农投身竹业的积极性。竹山有钱赚,何必背井离乡?寨里镇一批批像王焘那样的外出务工者回乡精耕竹山。太银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82户,360多个劳力,就有310个劳力在家精耕竹山,靠着人均23亩的竹山,人均收入都达万元以上。(邱盛林雷兴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