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内,余光中、范我存伉俪和女儿在余光中蜡像旁合影。
东南网11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施由森 姚德纯 文/图)
人物名片
余光中
祖籍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的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50年到台湾。他是当代文学大师、著名诗人,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余光中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这中一个安放乡愁的温馨之所。
这是一个散发诗意的文化小筑。
远处,留安山层林叠翠,青山如黛,被称为永春标志的留安塔屹立于半山坡上;近处,集纳众山的万古桃溪水,从面前缓缓流过……在这青山绿水间,一座富有闽南传统风格的建筑便坐落在桃溪的南岸,背山面水,与留安塔对望。
这座建筑就是余光中文学馆。它是两岸首个余光中文学馆,也是永春首个名人馆。
随着11月8日正式开馆,这座历经三年酝酿、建设、布馆的文学馆,得以让更多的游客、文学爱好者零距离接触、了解余光中充满传奇与诗意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
这里看立体的余光中
从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花石段南岸往上游步行500米,便到达位于桃城镇花石公园西面的余光中文学馆。
文学馆展厅位于馆内最顶部,从靠近桃溪的大门进入必须爬上多级台阶,让参观者有种走上文学巅峰之路不易的体会。
整个展厅分上下两层,共分《乡愁四韵》《四度空间》《龙吟四海》等三个篇章十二小节,全面展示余光中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以及学者对余光中的研究及评价,可以说展现出的是最全面、最立体的余光中。
其中,“余光中简介”和“余光中大事年表”采用中英文版,英文是由余光中的二女儿、高雄中山大学外文所教授余幼姗亲译。
“第一篇章主要从原乡情、故乡心到离乡痛、望乡愁等四个方面,对余光中的祖籍地永春桃城镇洋上村、出生地以及人生经历等进行全面展示,让参观者对余光中的人生经历有更深刻的了解。”永春县文化馆负责人刘宝生介绍,“特别是在望乡愁这一节里面,我们将台湾诗人洛夫的《边界望乡》和永春另一位乡贤梁披云的《番客谣》也进行展示,体现‘乡愁’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
在展厅内,除了以文字的形式对余光中进行全方位展示外,还有他捐赠的300多页手稿、部分实物等,并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让参观者有更直接的感受。
除此之外,文学馆还收集了余光中大量的作品、专集500多本,其中不少是余光中先生捐赠出来的,是目前收藏余光中文学作品最多的馆所。
余光中文学馆外景。
这里能体会深深的乡愁
一首《乡愁》,牵动海峡两岸无数同胞的心。
“解我乡愁,幸有此行。”2003年9月,余光中携夫人一起回到桃城镇洋上村,这是他晚年的第一次“原乡行”。此后,他又数次回到祖籍地,并以“只要是桃溪水流过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我一定不会忘记”来抒发对祖籍地的深情。
2012年12月,余光中文学馆奠基,余光中、范我存伉俪再次回到永春。
“那时,我的母亲从江苏坐船到泉州,再换更小的船沿着眼前的桃溪来到永春县教书,和父亲结婚,面对父母的这个遗踪,我内心是很怀念的。”在文学馆开馆致辞中,余光中深情地回忆与家乡、桃溪的一些往事,同时表示,除了将自己的一些文稿、手稿及照片包括叔叔余承尧的纪念物捐给文学馆,“还将带领台湾的作家、学者过来”。
“建设余光中文学馆时,起初范我存女士不大相信,她觉得以一个县的实力要来投资建设文学馆,而且是台湾诗人的文学馆,可能有很大的难度。但到今年8月份开始布馆,邀请他们过来看时,他们彻底相信了,并且非常高兴。”刘宝生介绍。
这里是文化振兴的平台
“不仅仅是观光,还可以带动文化教育的振兴。”早在2012年奠基仪式上,余光中对永春建设余光中文学馆就表示过肯定。
“近年来,永春县开始充分挖掘包括白鹤拳、佛手茶以及纸织画在内的地方特色文化,同时挖掘余光中先生这一名人文化。”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说,2012年,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永春县投入600多万元编排以其诗作《乡愁》作为背景的交响诗剧《乡愁》。
“余光中文学馆的投用,不仅可以构建对台对外交流的有效载体,打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扩大杰出名人的文学影响力和永春知名度;同时还可建设为余光中文学研究的基地和余光中文学作品的展示平台。”林锦明说。
除此之外,该县还将把余光中文学馆打造为“乡愁”的发源地及永春文化旅游的代表,做强该县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据介绍,随着余光中文学馆投用,该县还将常态性演出交响诗剧《乡愁》,并展示永春民俗以及纸织画、漆篮、南音、白鹤拳等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条“闻香品茶、游园看戏、赏花练拳”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余光中(右二)在文学馆参观。
专访
余光中: 这里有我最深的原乡情结
“我从1992年到现在23年间,已经回大陆60次以上,有时候一年回来七八次。因为文化,乡思、乡愁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余光中说,如今两岸在文化上交流非常频繁。每每提到大陆,提到泉州和永春,他总是动容地说:“这里有我最深的原乡情结!”
“父亲生在永春桃城镇洋上村,我出生在南京,只在小时候回来住了半年。但平常在江苏,父亲跟我们或者跟朋友聊天时,我常听他讲起五里街、云龙桥还有很多永春的事情,所以印象非常之深。”余光中说。
“第一次,准备筹建文学馆时,我回来看了现场。第二次回来,大楼框架就已盖好了,但还没布馆。第三次是今年9月来,到现在不到两个月时间,没想到已经完成了布馆。”余光中说,家乡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是原来想不到的,“令我一家深深感动,文学馆的建设,对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贡献,文化的作用可以绵延百年、千年”。
“我这次就是专为余光中文学馆回来,这里藏着我对父亲的回忆,是我感情的原乡。”余光中说,“在生活上,父亲对我的影响没有母亲那么大;但我之所以走上文学道路,却是因为父亲,我内心怀着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情。”
“12岁时,父亲开始教我读《古文观止》等选集,在这方面给我破土、启蒙,当时读的大多是偏重理论性的文章。后来舅舅继续教我古文,那时大多是古文美文了,如《赤壁赋》《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余光中说,“这期的《桃源乡讯》,刊发了我四天前刚写的一首诗《五株荔树》,写的就是故乡的古厝及屋后的荔枝树。”
余光中今年已88虚岁,谈到至今能保持这么旺盛的文学创作的动力,余光中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文的热爱,它是母语,这是自己对文化母亲的向往和反哺,“这是我创作不竭的源泉”。
“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同根同种,不需要翻译,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一种表现。”余光中说,两岸的文化交流,最自然、最基本、最靠近人性的是同乡会。闽南人或者客家人回来寻根,跟同乡会的关系很大,“在同乡会里,大家最怀念的就是乡音,这是经过时间积累加上历史文化积淀的”。
刺桐夜话
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东南网11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刘益清)永春,古称“桃源”,置县至今已经1000多年,文化底蕴丰厚。永春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永春纸织画和永春白鹤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永春还是著名侨乡。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永春的文化底蕴并没有散发出真正的文化魅力,文化软实力只是看起来很美。
如何破局?答案就是要打响永春文化名片,推进文化强县建设,让永春的“文化瑰宝”绽放异彩。
近年来,随着该县对文化的重视和加大投入,我们欣喜地看到,包括白鹤拳文化、香文化以及名人文化正在成为该县的一张张响亮文化名片,特别是由该县投资建设的首个名人馆——余光中文学馆的建成投用,让小县大文化越走越靓。
文化不仅能够展现一个地方的形象和魅力,同时也是发展软实力。但同时,文化投入大、见效比较慢,许多地方的政府对此并不十分热衷。
在这种情况下,做文化必须摒弃功利与浮躁,以实实在在的态度来逐步推动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好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让更多的群众喜爱文化、参与文化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永春余光中文学馆的创办,就是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打造的一张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它不仅是对余光中文学活动、文学成就的展示,更是对永春人文精神的彰显。本报记者刘益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