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古镇保护和城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共生共存 走进嵩口镇,白灰、土黄是这里的主色调,新建筑沿用传统封火山墙装饰,外立面改造与古镇保持一致色调,融入古镇的整体格局。 该镇人大主席侯新洪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刚需旺盛,新建筑不断冒出,新旧不一,其造型、体量、色彩等与所处的环境都不协调,古镇保护遇到难题。 2014年,嵩口聘请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为古镇保护修缮、景观改善设计和大嵩口旅游规划进行总策划,为古镇把脉。古镇景观改善提升的编制,始终坚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的原则,采用节点式整治、针灸式疗法、渐进式推进等方法,力求实现“自然衣+历史魂+现代骨”的新旧共生共存模式。 “自然衣和历史魂是尊重历史和自然,现代骨则是追求现代住宅的居住功能。最先实施的项目是核心区的排水排污系统、街区绿化、街巷整治、改厕工程、环境整治、农贸市场改造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些与传统风貌有冲突的新建筑,我们采用古镇的元素进行改造,力求和谐一致。”侯新洪说,“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我们都不改变原有格局,不轻易扩建老街和改变道路,始终保持‘一街两片加一环’(一街为中山步行街,两片为古街商铺和斜阳院巷,一环为樟溪景观)的特色,古街巷保持‘前店后家’和三面环水的格局。在建筑风貌上,尽力保持传统建筑形制、风格与纹理,例如嵩口古建采用了土楼、过街楼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并用形式各异的封火山墙、牌楼拱券、屋顶梁架、牌匾题字,这些都要整体保护、原样修复;土墙黑瓦是嵩口的建筑风格,全镇定位为‘土黄’‘白灰’色彩基调。” 记者在中山村垄口厝鹤形路看到,该路蜿蜒形似鹤项。作为去年首批修复项目之一,台湾打开创意团队利用传统工艺,用黄土、瓦片、草浆等材料夯路边土墙,土墙黑瓦,还原历史风貌。 “我们不搞大拆大建,也不动迁民居内的群众,而是引进台湾‘针灸模式’, 选取古镇32个节点,像针灸一样先做好节点改造,再一一打通至全线,形成节点式整治、针灸式疗法、渐进式推进的模式,用最少的破坏、最少的投资,来实现新老建筑共生共存。”侯新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