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鸟须先飞至贫能变富 车行满眼绿色的太姥山麓,溯蜿蜒清澈的九鲤溪而上,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很快出现在通畅的公路边。白墙黛瓦,村舍整洁,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穷山村。 “您还记得原来村里有多穷吗?”见有老人在村头健身广场上聊天,记者上前问道。 “那时候,小孩子没有鞋穿,婆婆和媳妇只有一条裤子,轮着穿。”村里的老人还清楚记得20多年前过苦日子的光景。 不只赤溪一村,硕大的穷帽子曾经罩在整个宁德市的头上。 那时的老百姓是真穷,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地瓜饭,不少地方的村民不认识一百元的人民币。宁德是真落后,山高路险,交通不畅,投资商来了就走,只留下四句话:水停停,电停停,路不平,人不行。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宁德仍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9个县中有6个县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中,52个被列为省级贫困乡镇,全地区农村有三分之一人口在温饱线上过活。 1984年,一篇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报道,向全社会展示了赤溪村的贫困情况,引起党中央高度关注。波澜壮阔的中国反贫困事业掀开大幕,宁德人“拔穷根、挪穷窝”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80年代填饱了肚子,90年代摘了穷帽子,新世纪以来更是迈开了全面小康的大步子。过去30年,宁德沧海桑田,一步步摆脱贫困,靠的是什么? 填饱肚子,宁德靠的是找准发展的路子。1988年7月,习近平走进闽东。仅1个月时间,他就走遍闽东9县,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大念“山海田经”,推广“种养加”,农业和工业两个轮子一起转。198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54元,比1985年增加224元,年均增幅达到 13.8%,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 摘掉帽子,宁德的关键是抓住了政策机遇。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准闽东为“开放促开发扶贫综合改革试验区”。 宁德市精心组织“八七扶贫攻坚”,在福建省率先开展“造福工程”,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超常规发展措施,追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赶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浪潮,顺利摘掉“连片特困地区”和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紧紧瞄准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三块靶子,宁德迈开了全面小康的步子。以经济社会发展薄弱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为主要帮扶对象,宁德全面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小额信贷、造福搬迁等扶贫工程,用本世纪第一个10年的努力,换来了25.68万人实现脱贫的成果。 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产业扶贫——“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畲族村,正是宁德脱贫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