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如果精神上萎靡不振,贫苦地区人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光是地方政府、上级组织干着急,再好的扶贫举措能不打折扣吗? 如果问农民,当下最担心什么?“生病”,一定是最集中的答案。农村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生一场大病,一辈子家底赔净。”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少地方规定,农民只能在家乡“参合”,只能在当地指定医院就医才能报销医药费。这意味着,进城务工的农民虽然在家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却难以享受。 其实,影响农民脱贫的何止一个医疗问题。“谁能告诉我明年种什么?”这样的呼声,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一直喊到了现在。然而解决了吗?没有。卖难,始终成为罩在农民头上的阴云。农民辛苦攒下的家底,会因一次暴跌而损失殆尽。经济增速放缓,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举步维艰,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许多农民工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 返贫现象为什么普遍?新的贫困人口为什么还在产生?老问题、新矛盾不解决,脱贫攻坚,难! 这些年,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提供的扶贫资金不算少,但“跑冒滴漏”也不少见。政府三令五申不许挤占扶贫资金,有的贫困县依然用来盖政府大楼;国家提倡大力支持农业科技,但农技推广经费被挪用。如今,攻坚战的冲锋号已吹响,相关政策、资金肯定会向那些贫困地区倾斜,用好这些政策、管好这些钱,不能就凭一拍脑袋,一样要能力、要水平、要境界。 经过这么多年的扶贫开发,我们现在面对的贫困,已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扶贫攻坚,也不只是经济问题,还牵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管好扶贫的“钱袋子”,如何让惠农政策硬起来,如何统筹兼顾精准发力,都不是能“轻松”解决的事。幻想毕其功于一役,“一次冲锋就能解决”问题,不切实际。 我们要的脱贫是什么?不是平均脱贫,而是一个也不许丢在贫困线下;不是暂时脱贫,而是稳定脱贫、拔除穷根,是货真价实的脱贫。骨头很“硬”,任务更“硬”,来不得轻松投机。心要热,头要冷,只有拿出愚公移山的勇气,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才可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