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非遗 > 正文
老师傅们抡锤打铁,重温往昔岁月。

2015-12-11 15:52: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这副打铁担已陈旧不堪,村民何以如此珍视?因为,它是见证近该村400年打铁史的最后一副打铁担。

  风箱用于控制火候

历史

99%的男人打铁 传承380多年

“湖西村,5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都打过铁。”联盟村老人协会会长周金筑说,追溯起湖西村打铁史,可以从清初说起,但由于当时的人们都很少读书,并未留下文献记载。

“明末年间,周氏族人从安溪县迁到湖西自然村,至今有460多年。因湖西地域小、田地少,清朝初期,村民无法靠种地养活家人,便学打铁赚钱维持生计。从清朝至上世纪80年代,家家户户都有人打铁,算起来,有380多年的打铁史。”退休村干部周仲宪介绍,湖西现有周氏人口2500多人,在本村居住的只有1300多人,这是为什么呢?“为了生存,铁匠们挑着铁担远离家乡,1200多人当年到晋江、石狮甚至广东、湖南等地打铁,之后便在当地建家立业。”

转型

传承打铁精神 经营水暖致富

改革开放之后,村民们开始做起了水龙头等水暖生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外出经商。渐渐地,打铁人越来越少,打铁行当开始退出了历史舞台。带着打铁人身上的吃苦耐劳精神,村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村民开始发家致富了。

“虽然不再有打铁人,但是打铁的精神不能被遗忘。”在村民周春鸿的提议下,最后一副打铁担被人们从广东找回到村里陈列起来。“曾经我们因为贫穷,无法好好读书,现在经济好了,要尽量培养好下一代。”村里的老人们都说,希望年青一代看到这副打铁担时,能记得父辈的打铁精神,将它好好地继承,打拼出属于年轻人的新天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显示全文

其它热图

法国富尔奈斯火山喷发

以色列灰椋鸟空中群舞 场面壮观

摄影师冒生命危险拍摄鲨鱼嘴中构造

国内首条“彩虹遂道” 亮相郑州

中国空军摄影佳作 金镜头与金头盔协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