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精巧的宜兰椅,从连续三届的宜兰椅设计大赛中胜出,不仅让人领略其独特的设计文化视野,更能窥见宜兰文化的浓浓“乡土味”。
东南网12月16日讯(福建日报驻台记者李向娟 文/图)
会说故事的宜兰椅
幸福,从一张儿童椅出发。小小的一张椅子,不仅仅是陪伴孩童的快乐玩伴,还可以成为在地文化及创意的载体。这正如会说故事的宜兰椅,从童心出发,用创意浇灌,籍由设计所传递出来的文化语汇,展现宜兰最浓郁温情的乡土文化,成就宜兰的烫金名片。
近日,记者在宜兰的2015台湾设计展上,惊奇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创意儿童椅。这些设计精巧的椅子,从连续三届的宜兰椅设计大赛中胜出,不仅让人领略其独特的设计文化视野,更能窥见宜兰文化的浓浓“乡土味”。
记者在现场见到,这张摘得金奖的《蜂巢趣》儿童椅,就犹如一个大蜂巢,可以让孩子们坐着休憩,也可与居住在此的小蜜蜂游戏,享受着另一种与蜂共处的乐趣。设计者台湾实践大学女研究生任懋珺受访时说,这张儿童椅的最终设计构想是来自于宜兰员山乡的“蜂采馆”。这个台湾首家蜜蜂生态旅游馆,是宜兰博物馆家族成员,任懋珺希望藉作品表达爱护环保的理念,借助蜂采馆来展现,要遵循大自然法则养蜂,与蜂共处,反映了宜兰人务农态度。
而儿童椅《拥》则是反映宜兰三面环山的地貌,加上树枝环绕,坐垫选用绿色软垫,表达土壤滋养的绿地。孩童乘坐其中,就如同坐拥美好山林,也喻义着山林拥护着孩童茁壮成长。宜兰设计师陈德胜说,他的《龟山到了》儿童椅,则是运用龟山岛的意象,“每当看到龟山,宜兰也就到了,而家也就不远了。”
以松木与藤为材料制作的儿童椅《LION兰狮》,可以坐,也可以玩,还能变身为狮头公仔。设计师吴政达、王椿贤说,这张椅子的灵感是来自宜兰县礁溪乡的“玉田弄狮”,希望藉由舞狮儿童椅化、公仔化的方式,让幼童接触文化技艺,透过创意设计,呼吁让传统技艺继续保留下去。
宜兰以三星葱闻名,《葱圈椅》设计巧妙,便是撷取葱的型态意象融入儿童椅中,同时融合套圈圈的游戏,将椅子翻转,椅脚即可摇身一变为标的。设计者张琬琦说,一圈圈的绿色圆环落地时,就可以让人想到切葱花的一圈一圈。这张椅子巧妙地引导孩子玩完游戏后需收拾的习惯,因为当孩子将一圈圈的圆环放回椅面,就能瞬间变身回原来完好的椅子。
不过,以农业着称的宜兰县为何会萌发与一张儿童椅链接起来?对此,宜兰县文化局长林秋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海的美丽是宜兰的宝贵资产,但热情好客、童真质朴更是宜兰人的特质。“我们推动‘宜兰椅’设计,从土地出发,去找寻人与山林互相依存的亲密关系,更是透过设计师设计舒适贴心的儿童椅,将文化创意与美学生活结合,厚植这一片广袤的儿童梦土。”因此,这些儿童椅不只是从宜兰的文化元素与在地精神出发,更强调以童心未泯为主题,让每一张宜兰椅,也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玩具”。
作为“宜兰椅”的初决选的评审,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前所长林正仪表示,连续三届宜兰椅设计大赛下来,件件作品都是从宜兰传统产业,或当地的地貌风景,或人文情感切入设计, “从中仿佛看到一部宜兰文化史”。
台湾传艺中心园内的戏楼,年轻艺校毕业生的精彩表演,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客和观众。
会原封移动的古建筑
宜兰是台北的后花园。不过,在以前,宜兰人要去一趟60公里以外的台北市有多么不容易,爬山越岭不说,还要费一整天才能到达。在2006年台湾第一长遂“雪山隧道”开通之后,从台北去宜兰就只要不到一小时的路程。
随着现代生活对宜兰传统文化的冲击,可是,宜兰的乡民却依然以守护农耕社会的文化遗产为荣。近日,记者访问的二结乡,发现这里曾是宜兰乃至台湾北部地区的粮仓枢钮,却还至今保存着农耕古迹“二结谷仓”及“二结王公庙”。在“二结谷仓”里,记者见到,这里的古早稻米种植、加工设备一应俱全,有簸箕、碾谷机、陶瓮、镰刀……
保存这些古早农具,究竟缘于怎样的念想?宜兰文化资产守护志工林奠鸿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千的乡民自发将旧王公宙搬移,并保存了面临拆除的谷仓。“其实,我们对文化遗产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也不懂得雕梁化栋、历史建筑等。当时我们大伙儿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我们生在此、长在此,对旧有的生活空间有着很深的感情,有着很多共同的记忆。保存旧有空间,就是保存我们对庄头的感情,保持人与人、人与这片土地的关系。” 林奠鸿说。
“王公很灵验,王公很吃糕”,这则流传在乡里的俗谚,讲的是信徒供奉给王公宙的糕点。一天祭拜下来,供品成了桌案下孩子们的零食,信徒们还会误认“王公很灵验”,“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乡民儿时的共同记忆。”当地的一位志工说道。
正如二结乡原汁原味保留着乡土文化遗产,位于宜兰五结乡冬山河畔的传统艺术中心也保留着两座原封不动挪移过来的古建筑,那便是广孝堂和黄举人宅,迎来纷至沓的八方游客。当地导览志工李小姐说,这两座古迹,也是从都市更新计划中迁移过来重建的,但尽量保留原有木构件来恢复建筑物之原有风貌,旧宅中的物品摆设也都是原汗原味的古早物品。广孝堂内的两块金斗石,还是当年来自福州的压舱石。
传艺中心主任秘书赖铭仁告诉记者,传艺中心的设立就是为了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除了设立戏剧馆、曲艺馆、文化艺术广场和戏楼等等,有不少挪移来的古建筑。这座有着80多年历史的广孝堂,原系为宜兰的郑氏家庙,现如今作为传艺中心的传统家庙建筑的展示空间,室内依传统格局摆设布置家具器物,以推广传统祭祖仪式活动等功能。在园区的文昌祠前的戏楼,每天都有两三场的戏剧演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由刚毕业的艺校学生在此表演,也为今后的一流剧团做准备。
有了这样的古建筑和传统艺术展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游客前来游玩。据统计,自2006年起,台湾传艺中心每年入园人数达到130万人次,每年为宜兰创造大约六七亿元新台币的经济产值。
黄举人宅,原为宜兰举人黄缵绪的宅邸,至今已超过120年的历史。原先是位于宜兰市区内,但因年久失修,宅里的设施都毁损严重,后来因宜兰都市更新,被原汁原味地移迁到传艺中心来。李向娟摄
记者手记
发现乡愁的价值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告别乡村生活的人们,纷纷涌进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进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却并没有改变隔断我们的乡土文化记忆,乡愁常常会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
作为台湾典型农业县的宜兰县,因为雪山隧道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乡进城,打工、就业,经商谋出路。然而,宜兰县却没有抛弃旧有的乡土文化,而是努力尝试着重新唤起乡愁,如举办宜兰椅设计大赛、原汁原味迁移古迹、设立乡土文创园区,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回味乡愁,让人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文化涌动,更试图找寻乡愁的发展路径,如年轻艺人的文化展演,民间手艺人的创意工作坊。只有这样,才能让乡土文化得以风华再现。不可否认,当传统工艺注入创意,在兼顾实用与艺术的同时,就便得得到更好的传承。
今天,我们小城镇建设,也是不能断去人们对故土历史文化的记忆,更不能剥夺人们对故土亲情、邻里甚至氏族文化脉络的传承以及精神上的依恋。当一些地方发生城市征地拆迁矛盾时,不妨借鉴宜兰的做法,或原汁原味迁移古迹,或尽量少破坏,以此让人找寻到失落的乡愁。当然,在执行层面,仍需要通过官员考核方式的改变,相关城市管理体制,以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的变革,谋求合力,真正让城市化发展建构在“让生活更美好”,让乡愁有所依托。本报驻台记者李向娟
宜兰2015台湾设计展上,各式各样的创意儿童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