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破坏生态 科学规划、严格监管,落实生态基流,负面影响可降至最低 有人提出,小水电开发带来河流断流、河床裸露等生态问题,是这样吗? “社会关注小水电的生态影响,主要集中在河段减脱水、鱼类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许德志坦言,受过去开发理念、技术和资金等制约,一些流域电站布局不合理,梯级电站之间的流量不匹配,有些早期建设的引水式电站,没有设计最小泄放流量,管理无序,导致出现河段断流等现象,影响了河流生态和下游用水。 “小水电造成的这些负面影响,是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造成的,通过科学规划论证、严格监管,这些问题可以有效遏制。”许德志说。 重要一点,是要科学确定水能开发强度。2012年起,全国3600多条中小河流水能规划进行修编,关键就是落实生态基流,确保生态需水。有的严控最小泄放流量,有的增设生态机组,进行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将水生态保护上升到首要地位。 针对河段减脱水问题,“十二五”期间,首次开展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老旧电站4400多座,近2000条中小河流生态环境得到修复;针对鱼类保护问题,明确凡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或特有水生生物的河段不再规划新建小水电项目;针对水土保持问题,加强工程监理和监测,减小水流破坏力、维持河床稳定,消减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 据了解,重庆武隆县“生态优先、适度开发”,22座绿色水电站增效扩容,山区农民用上“生态电网”;山西泽州县绿色开发水电,严控电站泄量,实现了东焦河不断流;黑龙江东宁市通过水电站丰枯调蓄,让一度污染的“母亲河”重焕生机。 “实践证明,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运行管理,统筹好发电和生态的关系,小水电对局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降至最低。”许德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