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首席余文权(右)博士在国家彩色茶树试验园工作 东南网5月7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 通讯员 黄献光)近日,记者到福安市西北23公里、白云山南麓的社口村,探访创建于1935年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种业创新服务现代茶叶产业 登上层层绿毯盘绕的梯田茶山,来到茶叶“王国”——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圃,这里种植的1000多个国内外茶树品种、4000多份育种材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茶树的认知。 芽身紫红的“大红袍”,叶片连理的“筲绮”,曲茎盘旋的“奇曲”,银针披伏的“白毫”,叶身嫩黄的“金鸡冠”,紫红叶片的“紫嫣”和“紫娟”……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香型各异的茶树,含英咀华,新吐嫩芽。 几代科研人员不懈拼搏,出版全国第一部《茶树品种志》,参与《中国茶树品种资源目录》编写。1985年从这个研究所剪枝扩繁,在武夷山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大红袍”,如今,已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高端名茶。 依靠这批茶树“基因库”保护利用和育种创新,有力促进现代茶产业发展。培育出数十个国家级和省级茶树良种,在省内外大面积种植。绿茶良种“福云6号”,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树良种,许多茶农靠这个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嫩芽早、产量高、品质优的茶树,发家致富。 近20年,福建等省生产推广应用茶树品种,都是这个研究所培育的。如今,高香型、多茶类兼制的“金观音”、“金牡丹”、“瑞香”等杂交茶树良种,成为高端茶叶市场当家品种。2004年研究所到革命老区蕉城区的坑头村,推广“金观音”等良种,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扶贫,茶园面积由100亩发展到1400亩,农民人均收入由不足1000元,增长到1.3万元,实现“贫寒地”向“小康村”的美丽蝶变。 2003年,研究所扶持福安市甘棠镇倪下村倪子松等13个农户,成立利鑫源茶叶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繁育茶苗,产品销售到西藏日喀则、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山西、海南等20多个省份,成为全国最大茶树良种育苗基地,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