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进乡村旅游 服务新农村发展需求 2016-04-27 11:44:05 来源:乡村频道综合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
【编者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省领导多次强调要让更多的人看见清新福建美丽乡村。在“清新福建”品牌建设过程中,这些美丽的乡村都在绽放着自己的魅力。而乡村旅游也不断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乡村,了解乡村旅游。 【解析乡村旅游】 乡村美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旅游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他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农家乐作为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亮丽载体,受到人们普遍的推崇。培养和挖掘乡村旅游和生态农庄文化要素,促进乡村旅游和生态农庄的转型升级。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 (2)农业多产化: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 (3)农村景区化: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 (4)农民多业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5)资源产品化: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进乡村旅游】 就爱小镇风情好,岭上开遍映山红 连日来,在永春县呈祥乡,随着映山红渐次绽放,这里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追花”人。赏花、拍照、品尝农家饭、购买农产品,让这个地处高山的旅游小镇人气爆棚。<<<详细 乡村旅游欢乐多 21日,笔者在位于建阳区潭城街道的溪源村看到,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大红灯笼。村道上,游客们嬉笑玩闹。广场上,动人的音乐响起,穿红衣、戴红帽的溪源村舞蹈队员在舞蹈老师张建梅的带领下翩翩起舞,大量村民和游客驻足观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溪源村道变宽变干净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湿地公园、村头公园、景观水系、探花亭、垂钓园、松树林等依托村庄建设的景观,更是让溪源村美丽如画,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乡村游在这里悄然兴起。<<<详细 松口气,给你一个“嵩口”的家 松口气客栈由嵩口本地非常常见的土房子改建而成,几米开外就是古镇的著名景点鹤形路,石头垒砌的土墙上络石花清新雅丽。走进客栈,一楼的公共空间里,浓厚的怀旧感扑面而来。运营团队的姑娘们在镇上搜罗而来的旧家具,在本地的木匠师傅的巧手巧思下,搭配上各种物料,再点缀上村里采的许多花花草草,朴素却别具匠心。<<<详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乡村旅游带来的影响】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旅游致富路 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在打造“生态美”上取得明显突破,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详细 从“垫底”乡到“明星”乡 “不要慌,不要慌,后面有赖坊。”福建省清流县赖坊乡由于地处偏僻、土壤贫瘠等诸多原因,长期以来在各项考核中位于末位。近年来,依靠乡村旅游,这个出了名的“垫底”乡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乡。赏樱品茶、龙狮舞、冲炮阵……赖坊乡近期举行的首届樱花文化旅游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记者在该乡姚家村看到,到处是盛开的樱花,许多游客拿着手机拍照。<<<详细 福建邵武用利好政策推进旅游快速发展 邵武地处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史称南武夷,素有“铁城”之称。邵武不仅山川秀美,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而且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城有1700多年历史,太极宗师张三丰、宋代名相李纲、江夏黄鼻祖黄峭、文学评论家严羽等都是邵武人。中原、闽越等文化汇聚交融,书香文化底蕴深厚。厚重的文化底蕴使邵武城市个性更加开放、包容、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邵武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发展优势。<<<详细 八闽千姿:千年古村落的古风新韵 车下犀溪高速口,沿着平坦的公路驱车不到10分钟,一个具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福建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就站在了面前。“现在,村子很热闹,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800人左右,都忙不过来。”当中新网记者在村口见到村民缪仕芝时,她正在她的“农家乐”店里忙着准备农家土菜。站在村口远眺,古村靠山依水,古柳、古桥、古民居构成一幅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画卷。虽地处闽东偏僻山区,西浦村却有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在乡村旅游开发启动后,缪仕芝2009年从广东回到村里,利用自家民房开起了“农家乐”。经过数年经营,她的“农家乐”已扩大至4层楼,她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详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探索:乡村旅游的未来?】 乡村旅游遍地开花 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许多游客喜爱乡村游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市的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旅游经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成为我市旅游事业新亮点。而在全国各地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形势下,我市的乡村旅游如何独树一帜、夺人眼球,取得长足?<<<详细 发展大武夷乡村旅游的思考 近年来,以武夷山为核心的大武夷旅游牢固树立“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以创建休闲集镇、特色村和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大武夷继山水旅游、休闲旅游、温泉旅游、理学旅游之后,又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