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乡村旅游遍地开花 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2016-04-27 11:25:18 郑舒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每年桃花盛开时都有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林耀琳 摄

为发展乡村旅游,福安市每年举办“桃花节”,吸引四方游客前来赏桃花、品美食、观民俗。 林耀琳 摄

近年来,我市注重民俗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图为福鼎市佳阳双华村一年一度的“二月二会亲节”活动现场。郑霄 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许多游客喜爱乡村游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市的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旅游经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成为我市旅游事业新亮点。而在全国各地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形势下,我市的乡村旅游如何独树一帜、夺人眼球,取得长足发展?近日,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现状

乡村游日益火爆

遍地开花

刚过去不久的春节黄金周,市民张先生一家没有出远门旅游,而是选择去宁德本地旅游景点转了转。“我觉得乡村游很好,带着孩子去农村感受田园风光,去古村落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一家人都玩得很开心。”张先生说。我市的乡村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乡愁,感受清新。

古韵悠悠的屏南漈头村、渔村风情的福鼎小白鹭、生态清新的蕉城霍童溪、“状元故里、廊桥水乡”寿宁西浦……近年来,我市的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2个,星级乡村旅游点16家(其中四星级3家);水乡渔村21 家,森林人家18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2个,特色村6个;推出了以“乡土闽东一品清新”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

发展

为农民增收

打开一扇大门

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环境良好,拥有畲族文化、廊桥文化、宗教信俗文化、海洋文化、茶文化和红土地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以及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带动乡村经

济发展,而且对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就业增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造血功能强,惠及百姓广,扶贫效应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农民的增收致富、城乡的统筹协调、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壮大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同时带动了餐饮、住宿、娱乐、交通、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变农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发展途径,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惠民工程。

据了解,“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畲族村,依托发展旅游带动当地近1/4群众参与农家乐、特产销售、劳务服务等旅游经营,2014年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517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4.3%,近150户家庭年收入实现10万元以上,占赤溪村总户数的37%;福安桃花节期间,参加“桃花之旅”活动的游客日均达到3万多人,带动白云山九龙洞景区的游客达5000人以上,创白云山开园以来接待人数之最。通过示范引导,我市乡村旅游节庆逐渐实现从“乡镇办节”模式向“乡镇指导、农民办节、市场运作”模式的转变,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瓶颈

同质化、粗线条开发

然而,记者在走访调查时发现,我市多数乡村只在节假日时游人如织,平日淡季却只有零星游客,从事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的农家乐也关门歇业;有些村庄到了傍晚,游人散尽,就恢复冷冷清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乡村旅游城市化现象,乡村原味被破坏,失去了乡土味道。

淡旺季差别大、过夜游客少、城市化现象突出,这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大多侧重于“游”的环节,互动参与性、游客体验性项目少,大多是开展采摘、烧烤等活动,休闲、文化产品挖掘不够;整体上村民旅游参与度还不够高,大多还只是通过售卖相关农产品或经营餐馆等初级手段从发展旅游中受益;在民宿方面,大多是居民自住的两三层楼房改装成游客住房,设备也因陋就简,且乡村旅游夜间活动少缺乏趣味性体验,过夜游客少;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上,有几座古民居就想发展古村落旅游,有个街道就统一进行立面改装,缺乏对旅游特色元素的考虑。

展望

做精做细

前景可观

当前,我市发展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省里、市里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文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全国各地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形势下,我市该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之路?

要打造宁德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在乡村旅游创建中,要对乡村自然、人文、民俗风情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同时,乡村旅游产品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是亲子型、文化型还是拓展型的,要针对不同的定位,给游客提供不同的 “节目单”。

要推进宁德乡村旅游精品培育。将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完善乡村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旅游要素;在民宿、风味餐、体验活动、伴手礼、深度导览等方面创造消费点,丰富旅游产品,延展产业链条。此外,乡村旅游还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将用情、用心融入乡村旅游食、住、玩、购、娱的各个环节中。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要以独特景观为灵魂、以良好区位为依托、以乡土气息为根基、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文化融合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乡村旅游特色村、深入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记者 郑舒)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4-27乡村旅游欢乐多
  • 2016-04-27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旅游致富路
  • 2016-04-27乡村旅游成亮点
  • 2016-04-19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工作成效显著
  • 2016-04-19农业部部署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