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洞村航拍 张文森 摄 内洞村村干部和村民探讨村庄发展思路。 杨顽毅 摄 内洞村全景 杨顽毅 摄 东南网6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王一雄)本期助村要推介的,是云霄县和平乡内洞村。 它坐落于著名的景区乌山脚下,拥有发达的水系、极富闽南特色的古民居群落、高低错落的溪涧瀑布、百年古榕树、承载工业乡愁的旧糖厂……用现代眼光来审视,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但长期以来,资源禀赋的内洞,呈现出来的却是一副凋敝破败的模样。劳动力大量外移、产业基础薄弱、村庄面貌脏乱差。更重要的是,内洞人不相信沉睡已久的村庄,能够重新焕发活力。再造乡土,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列。 2014年进村的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林长华,为内洞村规划了“改变村庄面貌、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蓝图。其实现的前提,是村民意识觉醒,增强自治与发展能力。因此,林长华的扶贫重点是,重新激活村庄的内生动力。 扶贫之基,旨在重塑社会心态 2014年4月,林长华第一次从厦门来到内洞村时,一度惊讶不已:“一下车,就有无数的蚊蝇围过来。”他说,由于村口排污渠年久失修,一下雨村里就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堆满了生活垃圾,旱厕、猪圈、鸡舍四散分布,乱石与杂草丛生”。 比起欠佳的村庄环境,村民的观念与态度,更让林长华感到无奈。“每到一户人家,迎接我的都是看门狗的狂吠,与主人漠然的目光。”他说,内洞村人大部分外流,留在村里的要么是年迈的老人,要么是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年轻人大多沉溺于打牌赌钱,喝酒睡觉,鲜有主动改变现状者”。 林长华还记得,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时,属地意识强烈的村民不愿意配合。“下午项目要动工开建,上午村民偷偷扔掉工具与材料,百般阻挠。”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林长华不得不与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规劝,“村民下地了,就跟着到田间地头,白天等不到人,晚上就在他家门口蹲守,一直聊到晚上10时后。” 在交流中,林长华发现,内洞人并非甘于现状,只是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内洞自带的贫困基因难以消除,村庄发展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久而久之也就变得麻木了。而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与产业背景。 “内洞村曾陆续种植过竹子、龙眼、荔枝,无不因为价格滑坡而被淘汰。20世纪80年代初,乡里在内洞开办了一家榨糖厂,周边的村庄的甘蔗都送来压榨,因为行情不景气,糖厂仅维持了两三年时间。”内洞村党支部书记吴水文表示,2000年后,内洞村在邻村的带动下,引入“早钟六号”品种,试水枇杷种植,现枇杷已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近700亩,“但囿于土地条件限制,不少枇杷种植在贫瘠的石壁上,果实品质缺乏竞争力,加上枇杷收成受气候影响大,且人工成本日益高涨,果农收入有限”。 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内洞村共有312户、1132人,人均年收入3800元,村财为零,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正因为缺乏产业基础与发展机遇,大部分内洞人选择外出务工,并在县城买房安家。这座小山村似乎成了一个烂摊子。“有一段时间,村里甚至找不到愿意竞选村干部的人,只能由邻村村民来当了两届村支书。”吴水文说。 林长华找到了症结,确定了扶贫思路:“扶贫先扶志,首先要改变村民根深蒂固的心态,激发起改变的信心,动员本土力量,激发出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