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南平:醉美乡村的惊艳舒展
2015-03-17 10:29:5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如今,双同村民靠山吃山的“经”念得津津有味,做得风生水起。开辟旅游步行道,修缮61座古民居和诸多革命斗争遗址,建设文物陈列馆、农民书屋、公园、停车场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8月5日,走进一户户“森林人家”,但见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明亮整洁,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今年,上海、浙江的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村干部李仕银告知,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连年统一为村民交纳医保、社保。

尝到甜头的双同人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珍爱家园。“全国生态村”、“全国旅游示范单位森林人家”、“福建省最具体验价值‘十佳’森林人家”……双同村,成了闽北唯一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金牌”的老区美丽乡村。

看看戏,中国戏剧活化石四平戏;玩玩水,国家5A级景区白水洋;爬爬山,道教二十七福地洞宫山;喂喂鱼,延续千年习俗的鲤鱼溪;品品茶,“三苦”、“三甜”、“三酸”的新娘茶……福建能集纳这些旅游要素的最佳地点在哪里?答案是:“高山老村落,闽北小丽江”——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

谈自然地理,聊人文历史,杨源村都存在不可复制的旅游优势。平均海拔860米,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天赋“南原北国”气候特征,“天儿蓝,星儿灿,夏天不用电风扇”。村民视鲤鱼为肇基始祖卜居祷告之神物,严防死守着先祖制定的保护契约,弯曲有致的小溪展现了“人鱼同乐”的别样景观。

古村、古桥、古戏、古庙、古殿,如果说“古”是杨源村的魅力招牌,那么“新”则是杨源村的难得机遇。随着宁武高速互通口的衔接和202省道升级为235国道,交通瓶颈被逐一打破。省长苏树林赴杨源村调研后,提出了打造“全省历史文化名村”和“全省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的指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2-25六旬台胞回归故里建起乡村图书馆 对外免费开放
  • 2015-02-13"好老师"阳寿生建校舍垫学费自家当食堂 乡村教师奉献37载只为山里娃
  • 2015-02-13"好老师"阳寿生建校舍垫学费自家当食堂 乡村教师奉献37载只为山里娃
  • 2015-02-09杨锦麟乡村图书馆落户武平
  • 2014-12-11独角戏《乡村往事》国家大剧院首演
  • 2014-12-09学者推广乡村儒学 冀望用优秀传统重塑乡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