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南平:醉美乡村的惊艳舒展
2015-03-17 10:29:5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六一’节那天,上千名游客蜂拥而来,小车停了两三公里。”人变黑变瘦了,但村支书林启兴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他发愁的是,如何尽快把服务设施搞得更加完善。

张墩村原是普通的粮食村。1988年,林启兴和几位村民引种巨峰葡萄;1999年,三户果农开始运用传统方法酿酒。历经26年,近5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如今当上全县老大,全村210户有86户葡萄种植、酿酒专业户,年产销售葡萄酒达150多吨,产值600万元。

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才有可靠支撑和持续动力。张墩村举葡萄为旗幡,按“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高起点谋划,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发挥多玛仕酒庄拥有全省唯一葡萄酒生产许可证的优势,注册“张墩”商标,对家酿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进行指导、改良和监管,统一收贮、包装和销售。投资5000万元,建设多玛仕葡萄庄园和100亩葡萄大棚种植示范园,集品种展示、休闲采摘、生产加工为一体。

当您想品美酒之芬芳,享采果之乐趣,青清山水、静净村庄、最醉酒坊的“美丽张墩”,一定是你不错的选项。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磨刀”就是规划。正如林宝金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制定农村住宅用地指导意见和建设导则,引导农民按照宜疏不宜密和两层半、坡屋顶的要求建设新房,弘扬闽北农村建筑特色,展示山水田园风光。规划在前,就能避免大拆大建,节省每块铜板,让美丽“出彩”。

仿佛从萧瑟的寒冬转眼间就过渡到明媚的春天,松溪县郑墩镇新铺村完成了一场“变脸”的奇迹。

松建高速公路往松溪方向的第一个出口紧依新铺村旁。乘车侧望,在巨幅绿屏似的风水林映衬下,一排米黄色的主体楼、青蓝色的坡屋顶、棕红色的窗楣以及点缀其间的花圃菜园,构成了充满现代气息又融合山野风光的画卷。

“民房年久失修,色彩杂乱,跟高速路的亮丽形象很不般配。”分管新铺村的镇人武部部长吴松介绍,今年3月开始,一场旧村改造的号角吹响:统一外墙效果;修饰屋顶门面;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离。

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山村风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新铺村委托浦城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的蓝图,方案最终交由县规划委员会审定。

考察完毫无门派特色的新铺村建筑,设计师们思忖着究竟借鉴哪种建筑流派最合适?罗列了十几种,比如江南民居、岭南派、徽派、仿古建筑、欧式建筑,但逐一比照,均不理想。按美观实用、操作性强的原则,在不对原有建筑伤筋动骨的前提下美化外观,使之协调统一,新铺村选择了现代建筑的改造方法。

那些天,百号人马抢晴日,钻雨隙,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村民陈体有感叹道:“这真是几辈子都碰不到的好事啊!” 新铺村立面改造房屋88座,长约1800米,总投资300万元,政府、农户按比例出资。同新铺村一样,各地将农办、住建、国土、旅游、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之间的建设资金有效整合到试点村,使“城乡环境共清洁、生态绿廊共打造、美丽乡村共建设、绿色发展共推进、发展成果共分享”的共建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2-25六旬台胞回归故里建起乡村图书馆 对外免费开放
  • 2015-02-13"好老师"阳寿生建校舍垫学费自家当食堂 乡村教师奉献37载只为山里娃
  • 2015-02-13"好老师"阳寿生建校舍垫学费自家当食堂 乡村教师奉献37载只为山里娃
  • 2015-02-09杨锦麟乡村图书馆落户武平
  • 2014-12-11独角戏《乡村往事》国家大剧院首演
  • 2014-12-09学者推广乡村儒学 冀望用优秀传统重塑乡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