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南平:醉美乡村的惊艳舒展
2015-03-17 10:29:5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好的规划能够使美丽乡村建设一脚踩在高位上,让有限资金产生最佳效果。”邵武市卫闽镇党委书记危宣斌如是说。谢坊村做规划时,镇里聘请中国旅游教育协会副会长郑向敏博士作顾问,并和村民一起讨论,以保证大家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此基础上,邀请省住建厅村镇建设中心高级规划师虞文军等专家和20多个部门负责人召开总规评审会,提出了14条意见和建议。最终谢坊村的规划归结为滨河亲水风情线、田园风光养生线和村落民俗体验线。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子根据各自的自然禀赋、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编制独具特色的村庄建设规划,彰显出闽北村落的文化符号和地域标识。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投钱,但唤起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就能让美丽与钱不划等号,把有限的资金用好了,就能四两拨千斤。南平市建立财政与个人统筹投入卫生保洁长效保障机制,按常住户每年缴交保洁费60元,市、县(区)两级按照村庄常住人口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建阳市郊有个溪源村。走进鹅卵石与青条石铺就的村中小巷上,昂首是古宅门楼的砖雕和马头墙,俯视是水沟潺潺的清泉流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角落看不到垃圾,四周没有家畜家禽的粪便。

溪源村是建阳市第一个垃圾卫生集中处理的村,村里3名保洁员每天保洁两次。污水收集管网,荷花池、松树林里的人工湿地让溪源人彻底告别了几百年来“灰尘靠风扫,垃圾靠水冲”的历史。干干净净的村貌令村民心情舒坦,和谐友善的新风渐成时尚。村支书吕宗发自豪地说:“我们村是零上访、零案件的村。”

七星溪张开双臂划了个大湾,将一块1200亩的土地塑成了一座有矮山有茂林有肥田的精巧小岛,小岛依偎在深水码头旁昼夜唱着动人的歌。这,就是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石圳自然村。

仿佛歌中的短暂过门一样,现代人很少有人知道石圳村了,但它曾经是政和县水陆中转枢纽码头,至今村边数株生长于宋、元、明、清的樟树,当年可都是捆缆舟船停靠岸边所用。数百年水运业的兴旺催生商贸业的繁荣,如今不复存在的酒肆、药店、戏台、盐仓,甚至金库、烟馆,在残垣断壁中依然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厚重。

首页 上一页 [1] [...]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2-25六旬台胞回归故里建起乡村图书馆 对外免费开放
  • 2015-02-13"好老师"阳寿生建校舍垫学费自家当食堂 乡村教师奉献37载只为山里娃
  • 2015-02-13"好老师"阳寿生建校舍垫学费自家当食堂 乡村教师奉献37载只为山里娃
  • 2015-02-09杨锦麟乡村图书馆落户武平
  • 2014-12-11独角戏《乡村往事》国家大剧院首演
  • 2014-12-09学者推广乡村儒学 冀望用优秀传统重塑乡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