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福建永春县打造城乡宜居环境 着力推进富美乡村建设
2015-03-19 17:32: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给力”美丽游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最基本的产业发展平台,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发展乡村旅游上,乡村旅游才能真正让百姓受益。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也难以维持,我县将其形容为要“有形、有貌、有魂、有本、有质”。

永春县蓬壶镇观山村是个山腰村,离村里5公里的山上就是著名朝圣景点百丈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观山村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成立了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现在生意不错,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到这里来吃农家饭。”观山村支书苏团结介绍,通往百丈岩的木栈道投入使用后,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永春县五里街大羽村是个白鹤拳文化村,这里家家户户都习武,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曾亲临大羽村考察指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羽打响白鹤拳文化品牌,如今这里每年吸引着数万人前往交流武术和观光旅游。最近该村又建设了四季花海、花卉长廊、功夫客栈、武馆家访、文化展示馆、农家体验中心等。

随着大羽村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到大羽村游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郑金桂在大羽村经营了一家卖水果的农家店,他开心地说,现在游客多了,在家门前卖自家种的水果,既不用租金,又省了运输成本,盈利空间比较大。

游客多了,商机也到了。不少企业闻机而动,希望前来投资。大羽村根据入驻企业的需求,把周边4幢古厝租下来,进行统一修缮,分别打造成文化写生、农家乐、农家体验和武馆家坊等主题的休闲旅游项目,分别打包承租给企业。目前,除了农家鱼庄,还有中国国画发展研究院、油画工作室、鹿鸣书社、香企业文化、纸织画、功夫茶等项目入驻。

“旅游项目越多越完善,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而游客的增多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旅游项目来投资,这将会让美丽乡村建设及美丽乡村游获得良性互动发展。”五里街镇党委书记林玉品介绍道。

即使是在刚刚完成立面改造和景观建设的岵山和塘古街,也吸引着很多外地游客,满街都是桔红糕、麻粩、包子铺、老醋、榜舍龟等特色产品,走在这个古香古色,酷似武林小镇的街上,吃着香喷喷的特色小吃,让游客们倍感“给力”。4月20日,记者在岵山采访时,岵山就迎来了四五十名厦门游客。陈建华很兴奋,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只是发了一下微信,就有那么多游客过来,若是大张旗鼓宣传,以后的游客量怕是难以估算了。周末自发前来的厦门游客让陈建华看到了乡村游的前景。

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永春县建立一个管理体系,健全一套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设一批乡村游精品,搭好一个宣传平台。永春县旅游局局长孙惠敏说,将以争创“全域化”旅游试点县为目标,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将乡村旅游作为全域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县营造“全域资源、全域规划、全域打造、全民参与”的旅游氛围,坚持走特色化、精品化和品牌化道路,形成享誉省内外的乡村旅游品牌。

美丽乡村建设正产生了美丽的蝴蝶效应,吸引着很多在外永春人“回归”。龙水漆篮公司董事长郭志煌之前在深圳发展,2012年从深圳回乡创业。“过去,家乡交通不便,环境也不好。但看到家乡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后,就特别想回来。”郭志煌说,家乡的龙水漆篮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回来就是想把祖上留下来的这份遗产传承好,也希望以此带动村民增加收入。像郭志煌这样回归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用他们的话讲,回归的原因是家乡环境越来越美,发展机会越来越多,潜力越来越大。

首页 上一页 [1] [...] [6] [7] [8]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2-25春节长假福建旅游入账84亿元 接待游客1279.39万人次
  • 2015-02-05漳州温泉文化旅游节在长泰开幕
  • 2015-01-302014年度《福建省旅游人气城市排行榜》出炉
  • 2015-01-26榕四个研究生妹子俄罗斯奇幻历险 租车自驾旅游
  • 2015-01-23中国今年建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任性”将被拉黑
  • 2015-01-16建瓯首部旅游宣传片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