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一览双溪村“雨伞楼”风韵 庙宇倾倒一地残砖!
2015-04-20 15:45:02 张惠玲 张伟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上下两层楼 房间六十个

走进这内环楼,直径约24米,中有一水井,井口处烙上了圆形铁架,铁架上绣迹斑斑,似乎已长久无人使用。地面的条石铺设呈八卦状,条石缝里也长出了些许野草。

这内环楼上下两层共60间,红砖青瓦交相辉映;主通道为东门,另有小门三个。楼内结构一般呈现前室为厨房,后室为客厅,每户皆有一楼梯直通二楼卧室和阳台。

梁老伯今年已经76岁,仍住在这座“雨伞楼”里。他说,土楼繁华时期,人丁兴旺,人口多达180余人。但现在仅有6户人家、十余人居住,且多为年老族人。

据了解,此楼由梁姓族人共同出资建造,建于清代。

据考证,土楼内梁姓族人,祖籍为河南固始,祖上梁遐,仕晋安帝(397年-418年),为仆射大将军,安固令(今河北保定一带)。桓玄篡晋立“楚”(402年),授梁遐为“东征大将军”,遐“不受伪楚将军之令”,弃官逃入闽之三山(今福建福州一带)。为夏阳—安定梁氏支系入闽始祖。其后代梁选(其孙梁文仲为象山梁氏一世祖)仕官于福建,几经周转,象山梁氏的一分支后定居于浦南双溪。

昔日繁华不再 不同程度毁坏

建造土楼主要用于御外凝内,外可防范土匪侵扰,内可增强族人团结。楼体原为土质结构,上个世纪20年代,此楼曾被洪水冲垮,后重修,直至上个世纪50年代初才全部修复完成。

昔日的土楼繁华不再,历经风风雨雨和时代变迁,如今,土楼除东门保存比较完整外,其他建筑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就连土楼外的庙宇亦被推倒,只剩一地残砖。

尽管这“雨伞楼”厚实的基石依旧保存完整,但修缮、维护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4-20致力打造宜居宜业乡村环境 永春“北大门”美丽蝶变
  • 2015-04-16乡村教育路在何方? 培田多方联动探索村小振兴
  • 2015-04-16培田春耕节:乡村文化的复兴实践
  • 2015-04-15向污染宣战 建美丽乡村
  • 2015-04-14乡村美食:探秘三明美味鱼生
  • 2015-04-14“美丽乡村”建设 莆田古村落待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