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黄槐:从一代清官到百姓心中神祇
2015-05-14 09:10: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舍乌纱开仓放国粮

“黄槐避祸改黄山,归隐弃官因那般?只为赈灾如救火,何堪逼课似攻关。万民绝境开生路,一世才华济众蛮。善政洪恩千古颂,浩然正气贯人间!”这是一首赞颂黄槐的七言律诗。研究黄槐信俗文化会发现,宋代以来,赞颂黄槐的诗文遍及寿宁邑内姓氏宗谱,而这些诗文无一例外地提到开仓、放粮、赈灾等字眼。

这要从黄槐为官的一段故事说起。唐末宋初,黄槐的先祖从江西迁至韶托,时韶托隶属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县)。北宋徽宗政和二年,黄槐苦读成名进士及第,此后黄槐一路仕途顺畅,并于宣和二年任徽州知州。

黄槐任徽州知州期间,正值宋徽宗昏庸、六贼之首蔡京操纵朝纲之时。蔡京当政倡“丰亨豫大”,视财物如粪土,极力鼓动宋徽宗大肆挥霍,全国百姓徭役赋税繁重,老百姓愁困不聊生。

全国大兴土木,各地官府层层加码盘剥之时,徽州一带蝗、旱灾害频频,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黄槐忧心如焚,上表奏请朝廷减轻徽州灾民的徭役赋税,并请求开仓放粮赈灾。但腐败官僚不顾人民死活,不但驳回赈灾奏章,还加紧催逼徭役赋税。

遵从朝廷旨意继续横征暴敛,可以保住自己的仕途富贵,但却要把数十万水深火热中的徽州百姓逼向绝境。面对两难抉择,黄槐义无反顾地决定放弃仕途富贵,他传令所辖州县全部打开官仓放粮赈灾,此举使得徽州灾民绝处逢生。

善政一时,公论百世。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至今百姓仍感念黄槐当年的赈灾之举,在民间,黄槐被民众称为“解粮官”,徽州一带仍流传着“黄知州,赈粮谷;挂官印,救万民”的民谣。民间文人墨客赋诗赞叹:“徽州挂印犯天颜,赈灾放粮济万众。王眼无珠分黑白,民心有镜别忠奸。”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5-07让客家人 凝聚在定光文化中
  • 2015-05-05削减“热闹的评奖” 是文化的理性回归
  • 2015-05-04山西盐湖与柘荣共建 中华孝文化传承实验区
  • 2015-04-30小学文化帮忙"发表"论文 3名骗子骗倒数名硕士博士
  • 2015-04-29宁静吐槽郑爽“没文化” 粉丝齐为偶像叫屈
  • 2015-04-29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举行 湖南受邀作为主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