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黄槐:从一代清官到百姓心中神祇
2015-05-14 09:10: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赢得千秋香火盛

溪州有一座岩山,海拔1040米,岩峰突兀,三面如壁,气势雄伟无比,当年黄槐选择在溪州定居,正是看中岩山的仙风神韵。清乾隆《福宁府志》载:“鹤溪仙岩,宋黄槐升仙于此,岩高数十丈,上有仙迹。”

何来仙迹?原来当年为了给百姓治病,黄槐经常进深山攀悬岩采草药,直至如今,在仙岩石壁上还留有其采药时留下的脚印。

绍兴三十二年,黄槐经过数十年潜心修炼,羽化成仙。临终前,黄槐嘱咐家人,在其逝世后采具石棺,葬圈石村七星岩下。

家人遵照遗嘱,择定农历九月初九午时安葬。相传,九月初九当天,岩山之巅彩云飘拂,岩峰上方仙乐袅袅。正午时分,黄槐破棺而出,升天成仙。传说带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但黄槐逝世后,周边百姓将其奉为“黄山公”,并将黄槐在鹤溪修建的书馆改建为黄山公庙,内塑黄山公神像,逢节假日祀之,一代清官幻化成百姓心中神祇。

此后,为缅怀黄槐,闽浙边界的村民开始为黄槐修建庙宇,黄槐在民间成为显神,村民凡祈求福祉、求取功名、求医问药、求财求子,都向黄山公祷告,并认为祷之必应,黄山公信众队伍日渐壮大。据统计,目前,闽浙两省已知主祀黄槐的黄山公庙宇就有300多座,而家中、祠堂供奉黄山公神位的更是数量众多,黄山公信众达2000多万人。

800多年来,黄槐为民请命,积德行善,扶正祛邪的精神被社会普遍认同,成为具有特殊内涵的地方文化遗产。2007年,寿宁县政府将韶托黄槐湖、托溪黄山公庙、溪州黄山仙岩和圈石黄槐陵墓规划为旅游线路。近年来,黄山公文化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列为寿宁县及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5-07让客家人 凝聚在定光文化中
  • 2015-05-05削减“热闹的评奖” 是文化的理性回归
  • 2015-05-04山西盐湖与柘荣共建 中华孝文化传承实验区
  • 2015-04-30小学文化帮忙"发表"论文 3名骗子骗倒数名硕士博士
  • 2015-04-29宁静吐槽郑爽“没文化” 粉丝齐为偶像叫屈
  • 2015-04-29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举行 湖南受邀作为主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