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5月12日电(林长生)因为效益不好,茶都安溪茶农把铁观音茶树砍掉,改种番薯了?去年的这个传言又在今年春茶上市时开始流传。 记者向安溪县有关人士求证,发现民间“砍茶树”的这种做法真的存在,不过,是政府提倡的“退茶还耕”计划,旨在促进安溪茶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内安溪”茶农坚持做好茶,“外安溪”是退茶还耕重点乡镇 “今年,我种茶卖茶的效益还比往年好。”安溪县剑斗镇月星村茶农王成福说,“我坚持传统的发酵工艺,我的茶卖的价格更高。”说起安溪茶农淘汰茶树种别的农作物的事,王成福表示,他所在的村社几乎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外安溪”有这样的事,“内安溪”基本不可能有人砍掉铁观音茶树。还有,因为剑斗计划2016年修筑水库,会砍掉一点点茶树。 因为大环境,整个铁观音茶叶市场的景气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山里,也没别的产业可发展,茶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好。”王成福觉得,“隔壁镇感德今年做茶的人相对少了,我们村挨家挨户还是很认真在做茶。铁观音茶的兴衰跟茶叶加工工艺和质量也息息相关。” 安溪有“内安溪”和“外安溪”之说,“内安溪”被认为是适合种植安溪主打的茶叶品种铁观音的地方。王成福口中说的“内外安溪”简言之就是高海拔茶区和低海拔茶区。“内安溪”(北线)产地有长坑、祥华、感德、剑斗等乡镇。这些地方生态优越,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加上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层深厚且富含适宜茶树生长的各种物质,有利于积累茶叶芳香物质,减少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保持茶叶的鲜嫩。而“外安溪”(南线)有西坪、大坪等地,在低海拔地区所种植的铁观音茶叶质量相对不如“内安溪”,这些不适宜产出优质茶叶的低海拔地区是“退茶还耕”的重点乡镇。 4月27日,安溪县召开春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副县长王金章强调了安溪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该会议精神强调茶产业是安溪的“钱袋子”和“命根子”,茶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要求各职能部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共同抓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确保2015年春茶质量安全,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安溪县茶产业的形象。5月8日,安溪县长高向荣还带领泉州市有关领导来到感德镇察访茶农、茶商,关心安溪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茶是安溪县的支柱性产业,安溪也因此有了独特的管理机构“农茶局”。安溪县农茶局副局长陈永忠表示,安溪县近期印发了《安溪县2015年茶业基础管理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农田退茶种植农作物奖励措施,对连片5亩以上的“退茶还耕”者每亩奖励2000元,但不能和其他已补贴项目重复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