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公益> 助村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驻村扶贫念农经
——记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驻村帮扶干部林亦寿
2015-05-27 09:31:47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林亦寿(中)与茶农探讨茶叶种植技术。

农民要致富,就看村干部。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驻村帮扶干部林亦寿,2011年初被派驻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院前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三年任职期间,他大力推进院前村信息化建设、助力农民信息致富,带领村民建设有机茶园、发展多元经济,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使一个原先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贫困村变了模样,村民们由衷地说:“林书记是我们的引路人、主心骨”。2014年初,因驻村期满,林亦寿奉调回原公司任职,但他心里依然记挂着院前村的发展和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他说:“不论我人在哪里,只要是村里的事,我都会再持续关注下去。”

贫困村实现信息化

林亦寿原本是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的一名干部,2011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驻村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经严格挑选,他成为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而派驻扶贫的一名“村官”,分配到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院前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肩负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任。

院前村于2010年被福建省委列为第三轮省级重点帮扶开发村,这里地域偏僻、基础设施差,没有村财收入,特别是信息闭塞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信息畅通财路通”,为此林亦寿充分发挥特长,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院前村到赤溪镇18公里,线路架设距离长、困难多,而且线路建设带来的赔偿问题涉及沿线很多群众。林亦寿一方面与政府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村民的亲朋好友进行劝说。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协调工作,投资100多万元的光纤宽带终于开通,院前村打通了致富信息路。

有了宽带,林亦寿紧接着解决村民最为关切的看电视难问题。他在院前村召开第一次村民大会时,大家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看不上电视,他当即表示可以利用中国电信IPTV宽带电视来解决这一难题。很快,在2011年5月,院前村就开通了IPTV,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全村使用IPTV的建制村。

现在院前村不仅开通了光纤宽带、100多个频道IPTV,而且实现了天翼3G信号全覆盖,村里还建设了信息站,配备了三台电脑,许多村民学会了从网上查找农业生产资料、发信息、购物。村民黄祥现经营茶叶多年,过去由于信息闭塞、盲目生产,经营效益差,装上IPTV后,他经常收看农业节目,了解茶叶行情和种植技术。通过改良品种、技术,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黄祥现已经成为村里头的致富带头人,年净收入达20多万元。

小山村迈上致富路

到任后,林亦寿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在头3个月时间里,他挨家挨户摸底了解村情。当他了解到院前村平均海拔约600米,村民祖祖辈辈都以种植茶叶为生,而且赤溪镇镇政府也把“建设标准化茶园、发展有机茶业”作为发展方向时,林亦寿很快把目光盯在有机茶叶的种植上。经过与赤溪镇政府领导、村委领导班子、村民的多次沟通,院前村确立了发展无公害有机茶园项目。然而,这个项目从启动到实施遇到的曲折和困难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们经历了选点难、协调难、制定方案难、开垦难、对接市场难五大难题。”林亦寿说,为了选择合适的种植点,曾先后选择了3个点,召开了10多场协调会。在种植点确定后,他又分别与先期参加项目的20多户村民讨论方案,历经10多次修改之后,最终确定:对开发规模较大(30亩以上)的,采取“村委投资、对接市场、村民管理、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对开发规模较小的,村委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一方面与宁德市某茶叶公司签订茶叶保护价收购协议,另一方面取得挂点扶贫单位即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的大力支持,帮助解决茶园开发的资金困难。新的发展模式和一系列的补助措施让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大家纷纷要求参加。

现在院前村已建成占地300多亩的“中国电信天翼有机茶示范基地”,种植了“安吉白茶”、“奇兰”、“梅占”等新品种,村委还成立了蕉城区赤溪镇天亿茶叶种植合作社,不仅使该村150户600多人受益,而且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2000多亩高优品种茶园。

林亦寿说:“茶叶是院前村的根本,要让村民脱贫致富,就得先把茶园开发好,茶叶初制厂办好。”在他带领下,院前村村委和村民共同投资成立了宁德市蕉城区天伊茶叶初制厂,为村民们解决了茶叶加工难的问题,目前该厂加工出来的高品质茶叶“高山云雾茶”已推向全省乃至全国。此外,村委还出台了7项其他补助政策,鼓励村民发展养鱼、蜂、羊,种植西瓜、太子参等项目,形成了以茶叶种植为核心,其他项目协同发展的“多条腿”走致富路的局面。

历经三年时间,院前村的生产发展了,村民们的生活也富裕了。2010年,全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2014年这一数据已达到万元。

真心实意办实事

林亦寿说:“只有自己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才认识你,才会认可你。”

驻村期间,他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建设主村通往所有自然村的公路,硬化全村所有巷道,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问题,建设公厕,建设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村民休闲公园,设立基金对特殊人群进行补助等等。三年时间,院前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谈到林亦寿,村民们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而大家也总想为他做点事情。有一次,林亦寿夜晚开车从宁德赶回院前村,村民们得知消息后,由于担心他的安全,很多人都自发赶往几公里外的山路口等他。

黄心活是院前村的村支部书记,他的感受也最深刻:“林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他是真正为我们办事的,不仅没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还经常贴钱为村民办事,群众都信任他……过去,村委组织村民开会连人都找不到;后来只要说一声‘林书记召集大家开会’,会议室里就挤满了人。”

赤溪镇党委书记黄海峰也给予林亦寿高度评价:“他的工作作风扎实,能与当地村委、村民融成一片,不仅让当地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改变了群众的观念,镇党委、政府对他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电信的企业精神,看到了中国电信的队伍素质,感谢中国电信为我们派驻了这么好的干部。”

2014年1月,由于驻村任期已到,林亦寿被调回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担任纪检监察室督导职务,并转为驻村指导员。人虽已离村,但林亦寿还是经常回村去看看,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每到茶叶、花生、黄豆等农产品丰收季节,他就主动联系、帮助村民推销;村里哪家有困难了,只要他知道,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帮助解决。2015年1月,林亦寿不再担任驻村指导员了,但他说,在村里待了三年,早已和村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只要是村里的事,他都会持续关注。

一个农业“行外人”,三年的时间,怀着满腔热情,做了最大的努力,为挂职的农村和那些非亲非故的农民朋友们,真正办了许多实事,切实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样的工作是值得社会肯定的。2015年2月,福建省通信管理局授予他“福建通信行业最美通信人”荣誉称号。

本栏目由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主办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5-27福建日报“助村”互动开张见效
  • 2015-04-08“助村”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