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 可以不“土” 土楼也是大德村的一大特色。“大德村建于民国前且至今还保存完整的方、圆楼有60余座,其中不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苏北丰说。 沿溪而上,走过一条狭窄的石步道,大德村现存最古老的四方土楼——大旧德楼出现在眼前。我们惊奇地发现,大旧德楼南边的部分墙体已向内倾斜一米多,墙骨暴露在外。“这座楼的底层墙体有两米,没有石基,是泥墙实地夯起,是土楼建筑中绝无仅有的。”苏北丰看见我们吃惊的表情,笑着解答,“墙体如此厚实,即使倾斜也仍然不会倒。”而大门对联写着“大家子弟同王榭,旧族衣冠近鲁邹”,可见当时崇孔尊儒的风尚。从这座楼里,走出了许多像清朝有名的秀才苏桐友那样的人才。 经过了近500年的岁月变迁和两次大的损毁,大旧德楼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只有裸露在风雨中的厚实土墙带着历史的沧桑和深邃依然矗立。更为遗憾的是,村里已经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座楼会一反传统土楼的三字名惯例,取4个字的楼名。 继续前行,路过一大片田地,就来到了大德村最年轻的圆楼,也是永定土楼中最年轻的土楼——钦鑫楼。 钦鑫楼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土楼“土”的印象。这座建于1987年的土圆楼楼内几乎所有木构件都刷上了油漆,墙面贴有瓷砖,不仅装修漂亮,而且处处干净整洁。整座楼仿古出新,堪称新建土楼中的精品,令人赞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