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四区”新布局 生态经济效益相辉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关部门规定树木的禁伐期从原来16年延长至26年。不能砍树了,该怎么保护林农的利益?发展林下经济。武平县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举例称,砍伐木材,每亩能收获近万元。26年采伐一次,等同于26年才有近万元的收入。“而林下经济的收益则更为可观。”万安镇捷文村的瑞金坑古子林药示范基地创建人谢永贵补充道,单拿种植草珊瑚来说,第三年开始便可循环收益,每亩可收益4320元。“几年下来,利润就远超砍树了。”从简单的经济账里就可看出,林下经济无疑能让“民更富”。 据了解,为加快“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武平县按照林农意向、市场导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结合林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布局,如今该县的林下经济已初步形成“一心四区”的总体格局。据王琼荣介绍,“一心”指以城厢、平川、万安等乡镇中部环城关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中心。“四区”指北部湘店、大禾、永平、桃溪等乡镇以林茶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区,西部东留乡以林花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区,东部中堡、武东、十方等乡镇以林禽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区,南部中山、民主、中赤、下坝、象洞、岩前等乡镇以林药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区。如今,武平全县已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点)80多个,经营总面积4.3万亩,产值2.6亿元。 武平的林下经济方兴未艾,广大林农的思想观念也逐渐由“靠山吃山”向“靠山护山”、“靠山养山”、“靠山富山”转变。同时,通过林下经济的发展,该县打造了一批林下经济品牌,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探路子、树标杆提供了平台,进一步提升武平敢闯敢试的林改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