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飘香端午的舌尖记忆
2015-06-17 08:59:03 来源: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舌尖上的浓浓乡情

采一片清香的菅叶,包一颗香甜的五节粽。按照畲家的习俗,新婚夫妇结婚后第一年,女方娘家要在端午节前给男方家送“头年粽”,寓意“心如糯米,越黏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五个一串寓意“五谷丰登”,十个一串寓意“十全十美”等。 包“头年粽”时,畲民常在糯米中加蜜枣、红豆、花生、鲜果等馅料,寓意 “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万水千山粽是情”,慢慢地,菅叶粽逐渐演变成为畲家一道风味独特的点心。端午期间来到畲家做客,热情好客的“山哈”一定会让你尝一尝菅粽的美味。

乌米饭也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乌米饭清热解毒,舒筋活骨。三月三吃了乌米饭,意味畲家人要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耕了。”溪塔村75岁的兰伏清老人告诉记者。

菅叶粽和乌米饭等畲家美食是畲族文化的代表项目,也是许多畲家人记忆中最深的乡愁。刚从北京返乡过端午节的畲族青年吴妙弟说,长年在外经商,最想念的就是母亲做的畲家美食。这次,他回北京仍要带上几十斤乌米饭和上百条菅叶粽,作为伴手礼送给朋友。

千百年来,智慧的畲家人将种植的高山单季糯米稻,创造性地开发出乌米饭、菅叶粽、糍粑、畲家酿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畲家美食,且制作过程不使用添加剂,以留住纯朴的乡野米香、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令人回味无穷。2012年,闽东畲族乌米饭制作技艺被列入第8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契合现代人崇尚天然、健康的养生理念,畲家美食有了更多的拥趸。闽东畲家乌米饭开始走向上海、北京、福州等省内外市场。

福建山哈乌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立强告诉记者,他从学习制作到挖掘、开发乌米饭已有二十多年光景,如今的畲家乌米饭已经走起产业化的路子,注册了商标,产品打入全省各设区市1000多家酒楼宾馆,在省内外多个旅游景点有了加盟商。

不仅如此,各地的厨师还结合当地的口味习惯,开发了红鲟乌米饭、草包乌米饭、八宝乌米饭等新产品。昔日山沟沟中鲜为人知的畲族乌米饭,如今已走出大山,成为宾馆、酒楼里的一道特色珍馐,还赢得了“福建金牌老字号”等一系列荣誉。

“福安畲家美食在走向市场的同时,融入创新元素,也是探索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方式。”宁德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凯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6-16永春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开幕 系列活动陆续举行
  • 2015-06-12弘扬朱子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
  • 2015-06-11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将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
  • 2015-06-11文化部将重点扶持小微文化企业 所得税减半征收
  • 2015-06-11莆田荔城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迎接第10个文化遗产日
  • 2015-06-11福田:用“四知文化”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