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华安东溪窑 文化之彩的寻与守
2015-07-30 09:16:24 陈佳平 邹德龙 赵立凡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距华安县高安镇三洋村十多公里的东溪头坡地,有个上虾形遗址。在茂密的树林里,残缺的窑墙、出烟室、烟孔、匣钵等古遗迹透过时光依稀可见,每隔两三步,便可见到裸露在地表的陶瓷碎片。

上虾形遗址是东溪窑遗址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东溪窑遗址被纳入“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申报点之一。近年来,华安县着力保护东溪窑遗址,积极配合“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努力让古窑文化历史遗存再焕光彩。

一次普查,漳窑再度“现世”

《福建通志》中有“漳窑出漳州”,《闽书》中亦有漳窑在“龙溪东溪”等记载,将漳窑所在地限定在一个被称为东溪的地点。一直以来,寻找漳窑遗址成为文物界长期以来的大事。

今年59岁的高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邹财金,是东溪窑址较早发现者与守护者,见证了它的“横空出世”。当年,一次偶然机会,邹财金从父亲口中得知东溪头存在窑址,便徒步4个多小时到东溪实地寻找遗迹,从此与东溪窑结下不解之缘。

据介绍,东溪窑为大型民窑,以烧造青花为主,兼烧青瓷、白瓷、青白瓷、米黄瓷、酱釉瓷等,另有少量三彩、五彩瓷。东溪窑烧造的延续时间长,产品类型丰富,窑址约10平方公里,是明清时期漳州地区最大的窑口,产品因质优而曾被列为贡品。

据史料记载,东溪窑窑品出厂后,一路由人工担运至归德溪,顺流运达永丰溪,一路与上坪、上樟烧制的瓷器一并担运至北溪分渡口,再由平板船经九龙江的西溪、北溪分别载至月港,外销到南洋诸岛国及日本、欧美各国。

1986年底文物普查,当时省文博研究员、陶瓷专家栗建安与高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在东溪头找到一烧造青花瓷的大窑场,提出“漳窑”在东溪头的猜测。随后,省、市、县多位专家先后多次到东溪头勘查、复查,并发现了窑瓷标本,经国家级陶瓷专家鉴定,确定是“漳窑”产品。

此后,经国家、省、市和日本、东南亚古陶瓷专家及考古工作者多次考查,最后断定东溪窑就是“漳窑”的重要遗址。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东溪头的马饭坑、牛寮、后坑辽、水尾、白叶坂等窑炉遗迹发现窑口20多处;在东溪头、上樟村、绵治村等处还有客栈、商店、民居旧址等发现。省博物院及国内外专家先后对东溪窑遗址考察20多次,并对其中两处遗址考古挖掘,采集标本4000余件。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7-27仙游举行首届“乡村·中国梦”爱心素拓选拔活动 支持英才成长
  • 2015-07-24农大实践队来到邵武 传统农业遇上“美丽乡村”
  • 2015-07-24福建农大学子助力宁化县美丽乡村建设 画10面手绘墙
  • 2015-07-24福州开建5条美丽乡村景观带
  • 2015-07-23农大学子助力宁化美丽乡村建设 画10面手绘墙
  • 2015-07-22柘荣村村争建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