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南靖凤安:闽南古民居风矩堂
2015-08-13 11:39:08 林子健 郭碧燕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风矩堂外貌

在南靖县丰田镇凤安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风矩堂,由开基始祖戴英敏于公元1700年所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风”是风气、习俗,“矩”取遵规守纪之意,旨在告诫子孙后代要规规矩矩做人。

风矩堂占地3.5亩,坐北向南,依山面水,结构严密,有防风、防水、防火、防盗、防匪等功能。风矩堂围墙外埕下有一口呈半月形的放生池,由引水渠的清泉水流入池中。风矩堂分上下两厅,中间天井,东西南北设有四个大门,大门板由“重阳木”做成。前堂供着观世音菩萨、迦南菩萨等神像,还有一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玉香炉。上厅两边共有36间厢房,雨天不戴斗笠可直通。厝梁上,有名工巧匠雕刻的“八龙戏珠”“双凤牡丹”“蝴蝶恋花”“画眉报喜”等图案;下厅大梁上雕有“麒麟献瑞”“雄狮展威”“孙悟空摘仙桃”“喜鹊登技”“百花争艳”等图案,皆为纯黄金粉涂抹。

整座风矩堂皆用纯木做成,冬暖夏凉。风矩堂埕内平躺着一块长1.3米、高0.3米的石头,这就是“五音石”。用小铁锤敲击五处,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符,闻其声音,悠扬动听,别有一番情趣,引来许多好奇人前来观光、敲听。

风矩堂所在地天鉴,山清水秀,物阜民丰,流传至今的一首歌谣可以佐证:“天鉴大厝,砖厅石埕,有天鉴富,没天鉴厝,有天鉴厝,无天鉴富。”这座古朴的古建筑留下许多民间艺人的杰作,其建筑风格和文物价值,让人从中品味到神奇的文化魅力。300多年来,在当地村民和社会人士的支持捐资下,风矩堂历经几度修缮,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8-13旅游开发不是乡村发展的万金油
  • 2015-08-13民间戏曲进农村 唱响欢乐乡村旅游节
  • 2015-08-12霞浦县松城街道涌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让幸福触手可及
  • 2015-08-12福建屏山乡:以乡村“民宿旅游”促茶产业转型升级
  • 2015-08-12国务院:发展乡村旅游要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 2015-08-10三明市沙县梨树村:乡村变换的三十年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