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至德遗风拂两岸
2015-08-19 08:41:12 李烈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在首届海峡两岸吴氏恳亲大会上,海峡两岸的吴氏宗亲代表团参加踩街活动。(资料图片)

  这是台湾桃园吴氏宗祠。(资料图片)

编者按: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据调查,福建十大姓氏与台湾十大姓氏基本一致,许多台胞的根就在福建。如今,闽台以姓氏为纽带展开的寻亲活动越来越频繁,并由此延伸出许多感人、有趣的故事。今天起,我们推出《闽台姓氏面对面》栏目,带您探访闽台姓氏背后的故事,追寻先辈对姓氏赋予的期许与意涵,见证闽台之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在平和县大二村,几乎每户吴姓人家都有一本来自台湾的族谱。族谱有1000多页,约两公斤重,它的编纂者是来自台湾武陵中学的退休老校长吴正牧。

大二村是吴正牧的祖籍地。今年3月,他带着家族十几位亲朋好友,来到自己的祖籍地献族谱。那么,闽台吴氏究竟有怎样的渊源?让吴氏一族薪火相传、血脉延续的力量是什么?随着两岸往来的日益频繁,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吴氏宗亲,两岸同根;血缘相亲,闽台一家。我们两次赴台参加姓氏代表文化交流活动,两次都受到了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的接见。正如吴伯雄所言,我们都是一家人,血缘和文化对两岸的影响根深蒂固,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吴氏委员会会长吴建华

“追本溯源,就是要牢记历史,加深我们的血缘亲情。2013年,我们100位宗族成员在平和祭祖,当时天下暴雨,福建省吴氏宗亲会和当地吴氏宗亲会依然冒雨前来,这就是亲情。”

——台湾桃园吴氏委员会秘书长吴年富

繁衍八闽

福建是吴氏分布较多较集中的地域,也是历史上吴氏宗族较早到达的省份。吴姓主要分布在福州、漳州、厦门、泉州、莆田、龙岩、崇安、建阳、浦城、连江、惠安等市县。

吴氏入闽主要有六个时期,分别是战国夫差亡国之后、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宁靖康之难、元代中原动荡、明初经济复苏。

西汉后期,吴姓在闽已经聚集族亲6000多户,成为闽地的泱泱泱大族。三千多年来,吴姓子孙在闽枝繁叶茂、瓜瓞绵绵,人数超过265万,为福建第五大姓。

渡海迁台

明末以来,大批福建沿海吴氏成员,纷纷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并就此扎根下来。1970年,台湾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显示,在台湾的1027种姓氏中,吴姓是台湾十大姓之一,排名第7位。

台湾的吴氏宗族,初期主要集中在澎湖、台北、高雄、台南等地,今天则已广泛分布于整个台湾岛。台湾的吴氏宗族,为了追寻远在大陆的根脉,怀念祖德、联络同宗,在台湾各地都建有吴氏宗族组织。

祖训家风

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祖训家风,这是一个姓氏薪火相传、血脉延续的力量。

吴氏,始自泰伯和仲雍。相传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小儿子季历生下个儿子叫姬昌,古公欲把周部落的兴旺寄望于姬昌。泰伯、仲雍明白父亲的想法,便主动让位于季历,前往东吴荆蛮之地(指今江苏、无锡、梅里)开疆拓土,给当时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后来,当地人拥立泰伯为领袖,建立勾吴国,以吴为氏,这便是吴氏最早的起源。

由于泰伯的让贤之举,孔子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因此,“吴文化”被称为“至德文化”,谦让、开拓是至德文化的精神实质,也是吴氏宗亲恪守的祖训家风。

“除此之外,至德文化的内涵还具有和谐的特征。”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吴氏委员会会长吴建华告诉记者,泰伯将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融合,开创了不同文化相融的先河,故而至德文化饱含宽容、协作、融合之意,闽台吴氏宗亲之间亦因此强调相知相惜、守望相助。

寻根故事

一本族谱的诞生

编写族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吴正牧坚持了下来。

“我只知道,我隶属壶嗣肇基祖文就公第二十一世、港台壶嗣肇基祖文应公第二十一世、迁台祖永昌公第八世裔孙。壶嗣位于平和县,但那儿没有一本完整的族谱,祖籍地具体位于壶嗣哪里,我也不清楚。”2013年10月,吴正牧到平和县寻根谒祖,萌生了编写吴氏族谱的想法;第二年,吴正牧带领十几位台湾吴氏亲朋来祭祖时,专门进行了田野调查,去壶嗣各户吴氏家庭寻求族谱,查找自己家族的迁徙脉络。

可是,一路探寻下来,吴正牧找到的大多是家族的旁支兄弟,而自己的祖籍地却一直未找到。

回到台湾后,吴正牧一直与平和县吴氏宗亲保持着联系。“大概过了两个月吧,我们发现大溪镇壶嗣片区里的大二村正是吴正牧的祖籍地,这一支是在第十四世的时候,从平和迁至台湾的,至今已经过去了200多年。”平和县吴氏宗亲会会长吴文聪说。

得知消息的吴正牧喜极而泣,并加紧了族谱的编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台湾的吴氏宗亲参与,还有平和县的几位吴姓文化研究者,一直为我提供帮助。”吴正牧说。

2014年底,吴正牧完成了吴氏宗族族谱的编写工作。今年3月8日,吴正牧来到祖籍地平和县大二村献族谱。大二村的吴氏亲朋热情地接待了他,并收下这份沉甸甸的礼物。

冥冥之中的指引

对于台湾桃园吴氏委员会秘书长吴年富来说,10年前的寻根之旅更像一场奇遇。

2005年,吴年富第一次回大陆祭拜祖先。“当时,我拿着一本族谱,希望能够对照族谱找到祖籍地。”按族谱指示,吴年富的祖籍地在龙岩市永定县。在即将到达永定的一个岔路口,导游问他:“先去哪里?”

面前的路一边通往土楼,一边通向永定县城。“当时凭着直觉,我跟导游说‘先去土楼吧’。”就这样,吴年富跟着感觉走,来到了永定土楼所在地湖坑镇。

“本来我和同路的台湾朋友,要先去拜访他的祖籍地。没想到,最后竟到了湖坑镇奥杳村,并找到了自己的祖籍地。”吴年富说,那一刻,他觉得真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指引着他,带他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第二年,吴年富家族组织了一个七八十人的谒祖团,回奥杳村祭拜先祖,并向村里提出修缮祖坟的请求。回到台湾后,奥杳村回复了吴年富的请求:“经过村委会讨论,同意你修缮祖坟的提议。”于是,吴年富立马汇去了修缮款。

当吴年富一家再一次回到奥杳村祭祖时,祖坟已经焕然一新。“我相信,能这么顺利找到了祖籍地,是血脉亲情的力量,我珍惜这种缘分。”吴年富说。

吴氏名人

吴孟超:祖籍福建省闽清县,中国外科肝胆之父,开创了肝脏手术中的“吴氏刀法”和捆扎治疗血管瘤法,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

吴伯雄: 祖籍福建省永定县,清朝咸丰年间其曾祖父渡海迁台,落籍桃园中坜。吴伯雄从政多年,是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主席。2008年,他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率团访问大陆,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表示两岸同胞有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8-17刘奇葆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2015-08-14茶乡风景林点缀美丽乡村 安溪推进乡村风景林建设
  • 2015-08-13旅游开发不是乡村发展的万金油
  • 2015-08-13民间戏曲进农村 唱响欢乐乡村旅游节
  • 2015-08-12霞浦县松城街道涌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让幸福触手可及
  • 2015-08-12福建屏山乡:以乡村“民宿旅游”促茶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