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中国互联网+助推农业“高大上”挤走中间环节
2015-08-20 15:59:34 分享到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图为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农户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农业应用系统查看蔬菜、水果长势。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农业部近日发布消息,初步估算,去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据农业部官员介绍,不仅是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也已取得初步成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随着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电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这些词汇正逐步走入乡间。

  挤走中间环节

  在安徽省蒙城县,村民张自兰填完资料,成为“云农场”的会员。“在网上买一瓶除草剂要便宜好几块钱。”张自兰加入“云农场”的理由很简单,但“云农场”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张自兰选择网购,是经过仔细计算的:以前买一袋化肥要110块钱,现在只需要88块钱,一年下来,三四百亩种植地光是化肥钱就能省下不少。

  “云农场”执行总裁、首席传播官田丰向本报介绍,“云农场”已有400余家企业的3500多个农资产品在线销售,服务的用户近百万,农户可直接在平台上以低于传统渠道15%—45%的价格,购买到正规厂家的产品。

  互联网介入后,买卖中间环节被挤掉了。两个月前,内蒙古农户王贵成开始在阿里农产品销售平台上卖亚麻籽油,直接和买家沟通,让他获利颇丰。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该平台的买家数量已达75万家,同比增长98%。

  除了能卖好价格,卖的过程也变得容易许多。山东省巨野县农户张丰华返乡后承包了300亩土地。他说:“桃子成熟了,网上一点,直接放到云农场的‘丰收汇’出售,方便省心。”

  新农人联合会会长毕慧芳向本报表示,缩短从农资到农户、从农田到餐桌的距离,是现代农业的一大特点。

  吸附大量资源

  王梅从一家大公司辞职,创办梅子淘源,做起了农产品O2O;廖均原本是证券经理,后来承包了100亩左右的土地,办起了“有机农场”……互联网像是安装在农田上的“磁铁”,将大量的人才、资金等资源不断吸附了过来。

  山东省嘉祥县村民狄宣曾感叹,在农村,贷款不容易。后来,他用“云农宝”从银行获得了低息贷款。据悉,“云农宝”已累计向农民提供5000万元的低息贷款,产生了亿元以上经济效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向本报表示:“互联网起到连接作用。城市资金、人才要找出路,农村有巨大需求,互联网将二者相连,产生了很有前途的经济模式。”

  除了为农业带来资源,互联网还深入发掘农业本身的潜质。安徽省绩溪县有大量的闲置土地,去年,“聚土地”团队联合阿里巴巴,在这里实施了“聚土地”项目,打造国内首个互联网“私人农场”。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认购一片土地,选择种植的作物。土地上的产出会定期寄给消费者。业内人士很看好这种模式。

  农田变身实验室

  北京农学院的蒋林树教授,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打开监测牛场的App,看看270头牛是否“开心”。这款软件可以统计分析出牛近期的生理指标趋势,然后调节通风、供水,增减饲料的投放量。这是全国第一个物联网试验牛场里的情景。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深入,农田越来越像一个实验室。“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不仅衍生出许多新的技术,也积累了很多数据,这有利于精确生产,同时能够对市场、价格的变化走向进行分析。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趋势。”宋洪远说。

  当然,对于大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毕慧芳有自己的想法:“对农业的一线生产者来说,真正的大数据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大数据需要专业企业长时间、大量地采集和分析,才能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

  在宋洪远看来,“互联网+农业”可能会改变农业的整个业态,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农业的生产、营销、服务都会有更科学的发展。(潘旭涛杨霖怀 姚 琼)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8-20霞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综治环境 海岛大变样
  • 2015-08-20乡村旅游已成农村扶贫主渠道
  • 2015-08-19提升乡村旅游 要留得住乡愁
  • 2015-08-17刘奇葆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2015-08-14茶乡风景林点缀美丽乡村 安溪推进乡村风景林建设
  • 2015-08-13旅游开发不是乡村发展的万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