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致富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57岁老农把盐碱地变“宝地” 改造土地种菜致富
2015-08-25 10:44:29 邱泉盛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57岁老农把盐碱地变“宝地” 改造土地种菜致富

  “最美农民”周华官指导农民种植大蒜苗

福州新闻网8月2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邱泉盛 通讯员 林颖 许琳晶 文/摄)周华官说,爱琅岐的土地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57岁的他平时话不多,但说起他种植的土地却停不下来。正是这样一名皮肤黝黑、其貌不扬的农民,在这片家乡的土地上不懈努力,在果蔬栽培、种植、销售上做出了一篇大文章,还带动了身边的农民一起发家致富。

把盐碱地变“宝地”

8月21日,记者在福州市琅岐经济区新金东农场见到周华官,他正在大棚蔬菜基地内指导农民种植大蒜苗。

周华官说,自己先后从事过多种工作,一直深信农村才是自己大有作为的天地。1994年,周华官开始正式谋划发展蔬菜批发、种植。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他于2009年创办了新金东农场。农场位于金砂中匡,靠近闽江,占地220亩,其中新型连栋大棚60亩。

从承包这片别人眼中的“死地”开始,他就饱受着各种议论。这块地虽然连片、平坦,但靠近闽江入海口,风大无遮挡,且属于盐碱地。周华官按照种植品种对土壤的要求并参考省内外种植蔬菜的现状,邀请种植专家现场指导,对地块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建育苗棚,为优质优产创造基础条件。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改善水质,周华官在多个取水点取水化验,选择水质最好的取水点引水灌溉。种植过程中,周华官都亲力亲为,以场为家,随时观测天气的动态,勤观察、多记录,做好病害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周华官说,做农民也要认识到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他在床头摆满了科学种植农产品的书籍,一有空就看,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到书本中找答案。如今别人眼中的“死地”已成为种出特色农产品的“宝地”。

“农业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同时以最高的价格卖出农产品,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周华官道出了“玄机”。

发家致富不忘种良心菜

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种植户增产不增收。2010年,周华官带动周边种植户共同发展设施农业,盖大棚种高附加值农产品。在提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同时,统一收购大伙生产的农产品,这可让大家吃了定心丸,不愁产品无销路。这一发展模式共吸收周边从事农产品种植农户65户,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之前我去朋友的一个农场参观,中午我应邀在农场附近的一个餐馆吃饭。服务员上了一盘绿油油的青菜,我刚要伸筷子就被朋友拦住了。”周华官说,朋友告诉他,农场前两天刚给蔬菜喷了农药。周华官沉思了许久,在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他决定将种植的农产品定位在无公害生产上。

2013年,他认真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规程要求,狠抓质量安全生产,规范病虫害防治用药。当年,他的农场通过无公害认证。2014年,他生产的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由于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同样的产品、规格,他的农产品价格总是要比别人的卖价好。在别的种植户眼中,周华官做事总是比别人快上一拍,总是能预测到市场的前景似的。

“其实我哪有什么预测的能力。我们生产的产品要供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万万不可出错,否则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周华官说。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的种植户也纷纷加入无公害生产的队伍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放心、优质的农产品成为大家一致追求的目标。

未来想打造休闲农庄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力度,鼓励种植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这一次周华官又快人一步。2014年,琅岐闽江大桥正式通车,琅岐迎来了大开发的时代。“我发现,琅岐岛虽然迎来了客人,但却留不住他们。中午没有像样的地方吃饭,没有更好玩的地方休闲。”考虑再三,周华官投入数百万资金发展现代休闲农业。

新建休闲农业采摘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生态的农产品同时,也为城里人增添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农场休闲农业常年雇佣周边村民37人。在周华官的带动下,在他农场打工的村民人均增收3万多元。这位村民眼中朴实无华的老周,已是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周老板”。短短几年时间,周华官用他的敏锐、勤劳,不断发展壮大农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8-25福建欲用五年时间培育100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 2015-08-24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举办
  • 2015-08-23尤溪加快培育 特色农业产业链
  • 2015-08-22福建省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署合作协议
  • 2015-08-20朱启臻:农业不要指望“一网就灵”
  • 2015-08-20中国互联网+助推农业“高大上”挤走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