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人物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周宁县首章村“最美村官”陈桂清:甘做群众的贴心人
2015-09-01 17:48: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陈桂清在教授茶叶专业合作社社员“一芽一叶”采摘法。

整洁的村道、崭新的路灯、宽敞的大坪,新建的砖混民居依序而立,村口的池塘里鱼群竞欢,村委楼、老年公寓、制茶厂占缀其中,如今的周宁县首章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谁曾想到,至上世纪90年代,这个全村700多人、水田面积仅300多亩的建制村的基础设施几乎一片空白。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村里的领头雁——党支部书记陈桂清。

茶叶是首章村的支柱产业,村里的600多亩“福云六号”是群众的“金饭碗”。1994年,陈桂清发动群众在村里办起了茶叶精制厂,年产干茶达到6000担,创利40多万元,村里群众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首章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但步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首章村的“福云六号”因为品种老化,价格低靡,群众收入锐减。2004年,村里部分群众试种了60亩铁观音,但缺管少收逐至荒芜。如何重振茶叶雄风,陈桂清决定借助该村在外能人的力量,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

2008年底,陈桂清同该村在外茶商一道,带着两位茶叶大户先后3次到安溪取经,然后回到村里办培训班,请来茶业局技术人员授课、做发展规划。2009年3月,周宁县首章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其中群众入股58户直接受益310人。合作社对茶园实行采摘、施肥与用药“三统一”,设定最低保护价,请来安溪师傅负责生产,销路则由在外茶商负责,群众热情高涨。

茶叶生产季节,每位妇女一天至少可获得50元的收入。2014年,首章村总投资200多万元,扩大金牡丹种植基地3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一个,并注册茶叶商标“丹山梦缘”。同年,在周宁县首届“官司云雾茶”杯斗茶技能大赛中,首章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丹山绿芽”力挫群雄,获得“绿茶王”称号。这一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7000元,比玛坑乡2014年人均纯收入8725元高出一倍多,村财收入也达到5万元以上。

今年,陈桂清再接再厉,带领合作社整出土地600多平方米,进一步扩大厂房规模,引进茶叶加工设备4台,进行绿茶红茶精加工,并聘请3名山东师傅合作加工金牡丹精品茶。

2014年,首章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试点,陈桂清带领村两委硬化村主干道630米,在全村范围内铺设排污管道,改造外墙立面2万平方米,拆除旧危厕所7座,整洁危旧房外观2166平方米,并修建了首章文化宫广场及文化墙,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首章村村容村貌。

“怎样将村里的党员拧成一根绳,形成一股劲,齐心协力为村里的群众做贡献?”这是陈桂清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党支部书记,陈桂清带领村党支部严格按照“168”党建工作模式,按照党组织“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的要求强化和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员设岗定责,以党群致富联合体为载体,在实践中培养接班人,发展党员,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党团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把人民的要求记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代表。”陈桂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如今,首章村村民素质高了,村庄变美了,生产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陈桂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无私奉献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记者陈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9-01永春推出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2015-08-27南安英都乡村医生陈谨棋:42年守护村民健康
  • 2015-08-26教师争考警察,切中乡村社会痛点
  • 2015-08-25福安:扮靓魅力乡村充实旅游内涵
  • 2015-08-25拿口镇:百米文化长廊为美丽乡村添彩
  • 2015-08-242013年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投资计划省级配套补助资金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