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人物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英雄归来
2015-09-17 08:53:41 卞军凯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回乡梦圆

俯身亲吻父母墓碑含泪访母校听乡音

9月8日上午9时许,静谧的莆田市城厢区福宝陵园迎来了一群扫墓的人。居中的一位老人身材高大,面容消瘦,他在亲友的搀扶下走进陵园,刚刚看到祖父母、父母的墓碑,就已经潸然泪下。

这位老人,就是97岁的“飞虎”英雄陈炳靖。上次回家乡,是1985年105岁高寿的母亲去世时,距今已整整30年。

“阿姆,我回家了,我回来看你们了,做梦都想回来看看你们……”一句莆田乡音未说完,陈炳靖已经跪倒在坟墓前。他激动得泪流不止,双手紧紧抱着墓碑几次痛哭失声,一边哭一边亲吻着父母的墓碑,在场的亲友们也感动得眼含热泪。

泪水中蕴含着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出生于1918年的陈炳靖,十几岁时就离开家乡到厦门求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又投考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并成为“飞虎队”成员。时光荏苒,此后直到1948年赴加拿大担任空军见习武官前,他回了一趟老家,用6天时间略尽孝道。

“我80多岁时,听到小孩子叫妈妈,还会流下眼泪,我想念我的妈妈。”

对故乡,陈炳靖有着对妈妈一样的依恋。为父母亲扫墓后,他又先后走访了文峰天后宫、陈氏祖祠、母校砺青中学、绶溪公园、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湄洲妈祖祖庙等几处地方,一路上念叨着:“我回家了!我回家了!”

这些年居住在香港,老人常常会做噩梦,他仿佛听到梦里一个声音问自己:“你的家在哪里?”另一个声音回答说:“在香港。”可是第一个声音马上打断他说:“不对,你的家在莆田,那里才是生你养你的地方。”“这一趟回了老家,再也不会做噩梦了,我死而无憾!”陈炳靖说。

陈炳靖出生在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街金桥巷,这里的老居民听说他回家乡了,自发地聚在古谯楼上为他弹奏十音八乐。当几十年没有听过的家乡古音又在耳畔响起时,陈炳靖紧紧地握住乡亲们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莆田砺青中学前身为砺青学堂,是陈炳靖的母校,学堂旧址已改为三清殿。陈炳靖迈上台阶走进殿内,抚摸着一根根柱子,感慨万千:“这里曾是我读书的学堂,还和原来一样啊!”说着说着,他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