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氏家庙内部

背靠锦绣山的庄氏家庙
位于永春东北部的湖洋镇,是永春的重镇。这里曾是永春往福州的必经之路,人文底蕴深厚。
其中,被誉为盛族的庄氏家族就是由闽南庄氏开基始祖庄森在这里的玉柱村肇基的。庄府是庄森的故居,位于湖洋镇玉柱村的锦绣山南麓。
穿过永春湖洋镇繁华的丁字街,沿往蓬莱村的道路向东北方向前行大约3公里,爬上一段小坡,眼前的视野突然间开阔起来:偌大的庄府广场足足有1000多平方米。
在广场上,由西向东分布着四栋闽南特色的建筑:少师府、莲花堂、庄府以及忠应庙。其中,在广场最靠近北面中间位置的就是在闽、浙、粤庄氏中念念不忘的庄府。
庄府坐北朝南,背依锦绣山,前望湖洋溪。左右皆有山脉为扶手,如一把交椅。庄府为五开间,二进深,单檐歇山顶砖石木结构,犹存宋明建筑和雕塑风格,颇具名祠风韵。
祠门前左侧壁,竖嵌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祠时所立的《示禁碑记》,是由甘肃西宁道台庄俊元撰,碑文细述桃源庄氏家庙及先祖墓葬变迁情况,告示周边居民保护文物之戒例。
大门前石柱对联为:自唐代发祥以来,看鼎甲簪缨鹊起蝉联,灵钟锦绣无双地;由闽中著姓而后,任吴齐浙粤支分衍派,本溯桃源总一家。从联对中足见庄府的显赫与兴旺。
正门两旁壁垛,均用精雕岩石作花框型砌筑。墙中垛皆由细雕之白色花岗岩石板砌成,与辉绿岩窗雕相映和谐。两旁下壁垛用整块白色花岗岩石板浮雕一对麒麟。右边门额匾题“御墨”,左边门额匾题“锦绣”。
正中大厅上,悬挂着庄安世、庄际昌、庄有恭、庄培因“状元”匾共四面,庄奇显、庄存与“榜眼”匾共二面。
“每年都有许多在外的庄氏子孙从海内外回到这里寻根谒祖,他们都是把这里作为祖地的。”当地老人说,庄森后裔繁衍总数至今达100多万。
站在庄氏家庙大厅往外望去,广场一片开阔,而远处则青山如画……无需太多的描述,那一面面牌匾以及这规制,自会告诉你一个家族的显赫。
“九世孙庄夏,是南宋孝、光、宁宗的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封永春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卒赠少师。”当地老人介绍,因其祖父庄观墓在湖洋鬼岫山,宁宗为之改名“锦绣山”,所以桃源庄氏还有“御墨锦绣”“锦绣传芳”之誉称,“宁宗同时还赐庄夏建府第于泉州城,泉州庄府巷即因庄府而得名”。
但自庄夏开府泉州后,永春故宅荡弃殆尽,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吏部尚书庄钦粼等裔孙合资重修永春府第,称“蓬莱堂”。
1985年,迁居晋江青阳、惠安山腰的庄氏裔孙集资再为翻建,庄府焕然一新。2002年1月,庄府被列为永春县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