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龙海郑家大院:耗银10万两建起118间房
2015-10-15 09:08:05 黄国轩 郑智敏 蔡菁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郑家大院俯瞰全景

在龙海市浮宫镇美山村蓝村社,有一座闻名海内外的郑家大院。大院为旅居印尼的华侨郑永昌于1884年始建,耗银10万两,历时8年,总占地28亩,建有118间房,是闽南地区目前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居中最宏伟、最完整的建筑之一。

气势恢宏的建筑规模,精雕细琢的非凡工艺,使郑家大院在当地显得别具一格,自从2004年被龙海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及华侨华人前来观赏。

走进蓝村郑家大院,眼前的大院坐西向东,分前后两列,主厝、厢房及左右护厝围成一个长方形大院落。前列三座主厝为二进式建筑,大埕铺设条石,后列埕院为清一色红砖,两侧“龙虎门”南北相望。高处眺望大院,红瓦为顶,燕尾脊双向高翘,犹如长龙凌空腾飞。

郑家大院本为民宅,但其建筑工艺十分讲究。据郑家后人郑明强老人介绍:“古厝栋梁、墙壁、斗拱、牌坊、门窗、户扇的装饰,分别采用了砖雕、木雕、石雕、灰雕四种技法,来参观的人都赞叹十分罕见!”仔细观察大厝装饰的细节,花鸟虫鱼、龙虎狮豹,技艺娴熟,神态栩栩如生,连不甚起眼的础柱都使用石浮雕,由此可见当年厝主拥有惊人的财富及不俗的品位。

大院的左前方有一幢唯一为二层楼房的“小姐楼”,是郑永昌专门为两个女儿修建的。小楼坐北向南,为独门独户小庭院,主楼两侧配有多间厢房,整体与大院有机融合,其豪华程度在整座大院堪称一绝。门庭垣墙精雕细刻,青石雕刻装饰,硕大白石表面光滑如肌肤,石刻的题匾、门联,楼上正门挂着“梯青楼”匾额。

关于郑家大院及郑永昌本人的生平事迹,除了郑氏后人口口相传之外,更多有力考证是来自于郑家大院前列大厅墙壁上嵌着的一块上书《蓝村谦光郑氏庙记》碑刻,石碑长达2300多字清楚记录了郑家过往。

一直以来都义务守护着老宅的郑明强老人说,现在镇、村都很重视大院的保护修缮,镇里正准备将郑家大院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里也动工开始修缮大院,重现昔日郑家大院指日可期。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0-14古田: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 2015-10-14古田: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为农民增收再搭新平台
  • 2015-10-13寿宁凤阳将建全国最大最美樱花园 打造环库区旅游观光带
  • 2015-10-13漳浦车本村打造红色旅游 国庆假期游客创新高
  • 2015-10-12平和:大芹山旅游项目投资过半
  • 2015-10-12五“古”丰登 东山湖尾村打造生态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