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周宁县陈峭村村民——
众筹亿元建景区 免费邀君话乡愁
2015-10-16 09:21:08 庄严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荒村嬗变

秋日里,我们驱车前往陈峭村,来到陈峭就像进入了一幅水墨画里。村落依山就势,倚岩临渊,清一色的泥墙青瓦房,在群峰环抱、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曲曲折折的卵石小巷,零零星星的石围菜畦,透出农耕时代的岁月沧桑。进到村内,游人笑声荡漾,农家炊烟袅袅。

“过去,陈峭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海拔高,箩筐滚下山坡,捡一个比做一个还难。水源奇缺,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全村213户913人,随着乡亲们陆续外出创业定居,村中仅余百人。”老支书陈明曦自愿当导游,向记者介绍起该村的情况。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陈峭村陈观庆、陈祥钦、陈祥其等五兄弟率先闯荡上海滩,事业有成。致富不忘乡亲,陈氏五兄弟将村中青壮年带到上海一带发展,亲帮亲邻帮邻,他们还在上海松江区九亭镇构筑“九闽村”,许多村民都居住在这里,家乡只剩下了妇孺老幼。

2010年春节,陈氏兄弟一起还乡,猛然间发现家乡已成空壳村,村道渐败,房屋渐旧。“家乡的风景美不胜收,我们不能让它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陈祥其说,兄弟几人经过商量,决定自筹资金开发陈峭村,与众人分享家乡美景。

当年3月,陈氏兄弟在上海召集“陈峭同乡会”成员开会。在会长陈祥钦的号召下,全村在沪村民踊跃集资2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周宁陈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拉开了建设家乡的序幕。

陈峭村数公里长的卵石小路一头通向巍峨的聚仙阁,一头向景区腹地延伸,其间错落分布着十几座观景亭台。记者看到,许多亭台的柱子上都刻着村民认捐的字样。陈明曦介绍说,大伙都十分敬重陈氏兄弟的行为,村里老少齐上阵,或投工投劳或认捐建材,都想为村庄建设添一分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0-14抢救地名文化就是留下乡愁
  • 2015-09-30厦门:治理小流域也是唤醒乡愁
  • 2015-09-30龙海东宝村:一座乡愁馆的众筹故事
  • 2015-09-25中秋,记住跨越时空的文化乡愁
  • 2015-09-15安溪南岩村上央视《记住乡愁》 预计国庆后播出
  • 2015-09-15乡愁诗人故乡安放乡愁 余光中返乡参观“余光中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