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农场水塘边的环境监测器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沙县郑湖乡建设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不失为一次很好的探索——
沙县郑湖乡街道入口处,郑湖乡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刚刚装修一新。
郑湖乡党委书记彭伟介绍,在这里,郑湖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土地流转信息、气象信息、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信息资源被整合在移动端APP上展现,为政府管理和不同受众提供农业生产发展信息等大数据服务,“智慧郑湖”初现雏形。
大山深处有好特产
郑湖很小,地处沙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总人口仅1.2万。但郑湖是特产之乡。彭伟说,郑湖有“四子产业”:鸭子,郑湖是“板鸭之乡”,是沙县板鸭的发源地。年加工板鸭“郑宗”牌板鸭50余万只。柿子,全乡水柿种植面积10860亩,是闽西北最大的无核水柿生产基地。郑湖水柿还是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农业品牌产品。竹子,全乡毛竹面积4.3万亩,人均4.2亩,为沙县第三大毛竹乡镇。此外还有水蜜桃。
近年来,在郑湖乡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引导下,对板鸭、柿子、竹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开袋即食的板鸭、笋干等产品,还培育起全县最大的棘胸蛙、蛋鸭养殖基地及高山优质水稻等项目。
如何让这些特色农产品卖得更好,做大产业?乡里和业主们都想到了现代信息技术。
沙县郑湖乡智慧农业展示平台实时展示特色产业生产情况
农业需要有“大智慧”
在嘎嘎农场主魏克湘看来,现代农业太需要改变传统方式,太需要大智慧。
2009年,魏克湘在郑湖乡徐墩村碌坑租下155亩地,成立嘎嘎农场养鸭,鸭粪种果种草,肥水养鱼,草又养鸭养鱼。
在传统销售上,他吃过不少亏。
小魏说,刚开始养肉鸭。鸭子上市,商贩找各种理由赚差价,自己时间耗不起,只好降价卖。一年忙下来,挣不了多少钱。
后来改养蛋鸭。100多亩地,足够上万只鸭子疯跑,质量没得说。可销售时,超市等渠道总是把价格压得一低再低。
小魏说,有一种挫败感。
后来,他妻子学做微商,把谷子蛋鸭直接卖给客户。“少了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小魏看到了希望。
现在,小魏通过微信直接把蛋卖到三明、南平、沙县等地客户手上,每4天送一次,每次送250公斤以上。
小魏说,蛋好自己知道,他希望有个方式客户也能看到。
智慧农业如何“智慧”
于是,郑湖乡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郑湖乡已实现11个村光纤全覆盖。今年乡里投入120万元,整合建设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搭建“智慧农业”平台,让当地特色产业有了“可视窗口”。
这个服务中心由“一个中心、七个平台”——综合数据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物联网示范成果平台、特色产业平台、美丽乡村平台、土流信息平台、水流域管理平台、精准扶贫平台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依托于省级平台基础,包含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残监测平台。
前不久,魏克湘的农场装上了环境监测器、监控等物联网设备。
在郑湖乡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就能看到农场鸭子在池塘游弋,在田野里散步,在鸭舍吃谷子等场景,农场的大气湿度、温度、土壤温度、水PH值也能一清二楚。
小魏说,等合适的时候,通过平台把蛋鸭养殖的视频发到朋友圈,让客户吃得更放心。
除了嘎嘎农场,目前还有棘胸蛙养殖、水柿、高山优质水稻等项目进入智慧农业平台。
郑湖乡乡长王樟生介绍,利用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资源进行监测分析,再加上专家指导,可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的生产数据。中心还安装了打码机,可以将相关生产数据转化变成条形码,提供给消费者,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通过这个智慧平台,还可倒逼生产者规范生产,按标准发展种养,发展定制农业。
除了特色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郑湖乡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还整合了土地流转、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手机APP就能看到。
彭伟说,平台将继续拓展外延,深化内涵,可以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业招商提供差异性的大数据信息应用服务。
王樟生说,下一步,中心还将整合创客空间、电子商务等,把“智慧农业”做得更智慧。
“智慧郑湖”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