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福建农村淘宝一周年:淘到的不仅是“网购”
2015-12-28 09:36:0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11月3日,连城县莲峰镇杨屋村淘宝合伙人正忙着帮村民下单。李绍炜 摄(资料图片)

  11月6日,云霄县马山村淘宝合伙人正在手把手引导村民下单购物。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28日讯(记者 林侃 项裕兴 通讯员曾惜)去年12月20日,我省首个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项目(下简称“村淘”)在尤溪县启动。一年过去,在省商务厅的大力推动下,这一项目已迅速燎原我省17个县区的730个村。其中,尤溪、长汀等10个县市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龙岩市还成为全国首个村淘全覆盖地级市。前不久,在首个村淘“双11”期间,我省村均购买量高居全国首位。

在“村淘”项目带动下,“网购”已成为乡亲们采购生产、生活物资的重要手段,一大批农村青年回乡创业,成为村淘合伙人,我省农村居民的电商意识也日益成熟,农村物流体系日益完善,电商版图不断扩大,一个智慧型农村经济生态圈已现雏形。

上网“买买买”成日常

今年“双11”,尤溪县汤川乡街道村淘服务站出了件新鲜事——有村民下单抢购了辆凯迪拉克轿车!

尤溪,是村淘项目落地福建的第一站。“双11”来临之前,该县60名村淘合伙人早早就做足功课,抱团举办“双11样品体验日”。当天,尤溪县村淘累计下单超过1万单,当月成交额超过了40万元。

在阿里巴巴村淘福建大区总经理兰彦晖看来,这些刚出炉的数据意味着村淘项目经过一年来的市场摸索、客户沉淀,已经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他们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平台。

长汀县大同镇东街村的村淘合伙人钟燕海,向记者回忆了村民们面对村淘这个新事物,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再到网购意识的形成的历程。

村民消费习惯的改变,是从网购垃圾桶开始的。东街村原来的垃圾桶是小桶,村里的狗为觅食常常打翻垃圾桶,亟须更换为大型垃圾桶。为此,钟燕海向村委会建议网购垃圾桶,理由是“村子距城区较远,网购方便实惠,不用跑断腿到城里挑选、搬运”。村委会拍板后,首批16个全新垃圾桶不久就寄到了村里,保洁效果立竿见影,最后村里上百个垃圾桶全部通过网购换新。

这之后,村里人往钟燕海的村淘服务点跑得更勤了。有位大妈想“淘”条凉裤,网店“买四送一”,折算下来一条10几元。钟燕海便建议其他村民来凑单,没想到广受欢迎,全村陆续买了上千条。

如今,东街村已经成了村淘“明星村”。今年“双11”,钟燕海夫妻俩连续工作近24个小时,帮村民下了560多个订单,一共消费近166万元,让东街村跻身全国“土豪村”前十名。

回乡创业“蛮拼的”

去年12月村淘刚刚落地尤溪县时,采取委托当地超市、小卖部负责人兼职的方式为村民代购、代收网货。这种被称为“村淘1.0”的模式,由于兼职人员专业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

今年5月,长汀成为我省第二个村淘试点县,“村淘2.0”模式也在此同时启动。在这一阶段的探索中,村级淘宝服务站闪亮登场,一批经过选拔产生的村淘合伙人同时亮相。如今,全省像钟燕海这样的村淘合伙人已经有近8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回乡创业的青年。

8月底回到屏南县创业的村淘合伙人张家华告诉记者,自己的村淘服务点投入只有几千元,10月在甘棠村上线开业以来,月销售额能达到10余万元,自己每月收入可以达到数千元。她说,明年将开始考虑做上行服务,帮助村民把东西卖出去,同时把网络金融、医疗等服务引进来。

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常住人口不到300人。可村淘业务量却让人刮目相看:“双11”预收款排名全国第6、全省第2、全县第1。这里的村淘合伙人叫丁程兴,是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听说县里设立了村淘站点,便毅然返乡创业。

丁程兴取得佳绩的秘诀是“服务”。“自己送货上门,帮村民组装、维修物品,有时甚至动员亲戚朋友帮忙。平时还为网购的村民垫付一些运费险。”

拼服务的还有尤溪的创业者们。“双11”之前,他们利用横幅、宣传车等方式,分组分片递推宣传;实地了解村民需求,挑选商品样品在村里、集镇中心或赶集日展示;对于村民有意向购买的商品,由服务站、合伙人代为下单支付定金。

据兰彦晖介绍,村淘合伙人不是简单的农村代购,还为村民提供代卖、民生等服务;阿里巴巴则为合伙人提供电脑、电视、招牌、培训等硬件和服务。合伙人的主要收入来自淘宝联盟商家的佣金、阿里巴巴的奖金以及县里的扶持资金。订单多的合伙人月收入可过万元,订单略少的也可以达到一两千元以上。

“3.0”生态圈在望

在阿里巴巴副总裁孙利军看来,随着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会逐渐围绕村淘衍生出产业生态圈,可以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让更多年轻人返乡,乃至进一步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民生问题。

这一预言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在尤溪县坂面镇正山村,村淘合伙人林玉灿就把合作社引向“农户+合作社+电商”的全新发展模式。为此,他专门升级了服务站,除为村民提供代购服务之外,还把合作社成员提供的坂面红酒、芦柑、茶籽油、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统一包装后通过网上电商平台销售。

兰彦晖表示,代网购服务,其实是为了走通物流、吸引农村人才回归,以及教会农村合伙人网络营销的过程,“从买到卖,才是村淘升级的方向”。

以物流为例。在各地商务部门和政府的帮助下,一年来,农村物流通路也逐渐顺畅。据统计,“双11”期间,我省从中心站到村服务点运送最快的一个村淘订单,用时仅为1小时14分钟。物流成本也进一步降低。“通过物流补贴,现在平均每单物流的成本降到了3.75元,未来村淘上行销售做起来后,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兰彦晖说。

据省商务厅电商处介绍,即将到来的2016年内,我省农村电商将加速布局“农货进城”,打通“买”和“卖”的双向通道,通过组织村淘村参与阿里“年货节”、组织农产品电子商务资源对接会等活动,把我省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

兰彦晖表示,对于村淘服务点而言,终极目标绝非代购店,“未来,他们还是农村金融服务点、阿里健康预约看病的服务点、本地煤O2O的物流点等等,这是‘3.0’模式下的期盼”。据悉,阿里农村电商已正式启动“3.0”模式,即联合当地小超市、小卖部共建农村电商生态圈,促进农村消费转型。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2-25我省淘宝村、淘宝镇数量 均居全国第四
  • 2015-12-03龙岩7个县(市、区)农村淘宝项目全投运
  • 2015-11-26台北故宫要淘宝下架仿冒品 "朕知道了"胶带涉侵权
  • 2015-11-25首个农村淘宝进入石屯镇
  • 2015-11-19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宁化 三明第三个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