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传统村落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洋坪古村:“不老”的家园
2015-12-31 17:37:21 陈雁真 叶宇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游客在寒冬的洋坪村,感受到它恍若凝固时光的古朴风采。

  一处文魁房花厅里摆着几盆牡丹,每逢花期,总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欣赏。

洋坪古厝里,雕梁画壁,处处散发着精美的艺术范。图为古厝房梁上的鱼化龙雕件。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31日讯 生活在城镇化进程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承受着被重新格式化或被尘埃掩埋的酸楚。然而,走进罗源县西兰乡洋坪村,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村庄,从明末清初绵亘至今的古式建筑、乡风雅俗,仍然古色生香,惊艳了我们对传统家园的念想。

大山怀中,碧水东流,座座黛瓦青砖、白墙挑檐的明清古建筑,在蓝天下勾勒庄重气派的线条,老人弹唱戏曲的咿呀乐声,在石头铺就的小路间飘荡……这就是一探便让人再难忘却的洋坪古村。

巧设“楼长” 守护家园

近日,我们前往洋坪村采访,从文化部门退休的村民萧永洋热情当起向导。

“我们村子小,总人口不过450人,你们刚才在小路上听到的那是老戏班,最热闹的时候成员就有50余人。他们白天种地,晚上排练,还将民歌‘担花记’改编为闽剧小调,广受欢迎。”老萧边引路边介绍,如今不登台了,老戏友在古树下一凑,又是一场戏。闽剧班子的戏服和道具还保留着,每年都有专人晾晒、整理,作为文化遗产往下传承。

“村里的传统建筑不少,单是古民居就有保护完好的16座、总面积15066平方米。”老萧告诉我们,村中明清古民居、庙宇、书院、土楼等传统建筑占了全村建筑总面积的一大半。因洋坪距离城区20公里远,又地势险僻,古建筑才有幸存留。

古厝是传家宝。“保护古厝,是祖辈口口交付的使命,如今还成为一条村规民约:修古厝要专家指导整体修复,建新房得通过严格论证,均不得破坏古村整体风貌。”老萧说,正是这数百年不变之“约”,才有了洋坪村恍若凝固了时光的古朴风采。

“我们16座古厝,有16位楼长,加强保护宣传和指导、募集资金统一修缮,是楼长的主要职责。”老萧说,几十年来,村里的古民居因火灾烧毁过几栋,还有不少被窃的古物,令人惋惜。于是,楼长“出招”,柴火全由房前撤到屋后,各自入库存放,免招引火;掉落的雕花、被遗忘的牌匾也一一找出,以备修复。

老萧负责的是萧奇怀的故居,为统一修缮,他募集了30余万元,联系了专业的古建筑修护队,数日后即可开工。他说,这栋古民居装修规格高,预计将用时一年、投入120万元修缮。

近年来,村民自发筹资五六百万元,加上“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项目资金,洋坪村的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已超过80%。待萧奇怀故居修成,集古民居建筑群、生态田园、耕读世家的“幸福家园”旅游即趋成熟。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