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古色古香沈家大院
2015-12-31 18:42:21 钟娴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31日讯 家乡汀城,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十大最具人文底蕴古城古镇。除了汀州古城墙、明清古街店头街等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外,它的古与美,在乡村亦随处可觅,沈家大院就是其一。

来到小城馆前镇一个叫坪铺村的村庄,扑面而至的是一片散发着远古气息的祥和:田野上,小野花们开得欢。弯曲的田埂边,长着车前子。远处人家,有鸡在树下觅食。路上难得遇到村人,偶有两声狗吠,打破村庄的空灵,复又归于宁静。

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放眼望去,非黑即白。黑的瓦,白的墙,一清二楚。飞翘的檐上,乌黑的瓦当,似展翅的燕,悬在上头。村中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沈家大院,保存尚好。这座古民居占地2000多平方米,可容纳几十户人居住。在乡野中能看到如此规模的民居,足见当年这家姓沈的大户人家,一定极气派。当地人介绍,大院是由一位叫玄孙公的商人从京城专门请工匠所造,前后花费了数年时间,单单天井就开了十八个。

走进大院内,一阵古色古香之风立刻扑面而来。院内大门、正厅、后厅分别石刻“云峰萃秀”“居仁由义”“和气致祥”等题字,极具文化品位。整座古民居均为木柱顶梁。厅堂内雕梁画栋。梁上雕有人物动物花草鸟兽,工艺精细,栩栩如生。镜头里的沈屋,像一位隐居乡村年近古稀的老人,白发苍苍,脸上波平浪静,朴质、自然。

大厅的两侧是卧室,每间房的设计都独具匠心。有的房间内还住着人,有的房内却早已不住人了。橱柜、杆秤、斗笠……这些寻常之物,在这里,都成了艺术。

房间的两旁设有楼梯,杉木做的。据说,楼上以前都是小姐的闺房。人往上看,看不见。但从楼上往下看,倒是清楚得很。屋与屋的衔接处是长长的走廊,由大小鹅卵石铺成。石缝里冒出星星点点岁月暗生的绿苔。细看,是一幅幅精美的拼图。走廊两旁的墙壁保留的几幅壁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忍不住要发上一回呆。

千百年来,多少轶闻旧事都已消逝在历史的风雨中。沈家大院却依旧坚守着最初的那份恬静、朴实,一直在无声无息地书写着历史华章。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2-02群团组织不能自闭于高楼大院
  • 2015-10-15龙海郑家大院:耗银10万两建起118间房
  • 2015-09-23漳州芝山大院发现正学堂碑 黄道周曾在此设坛讲学
  • 2015-04-27献血车开进市政府大院 69名机关人员献血17820毫升
  • 2014-07-29宁德行署大院:习近平办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