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绿色转身 欣欣向荣
2016-01-04 11:03: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该镇在抓好宜居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了责任管理、全民参与、广泛监督相结合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如历年来该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整治南溪,九龙江南溪防洪堤项目不仅解决了官浔的行洪安全,也成了官浔一道风景线;水葫芦打捞整治,又见清澈南溪水。同时,先后多方筹资10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美化、亮化,完成官浔郊野公园园区7公里、溪坂村4公里及赵厝村环村路等20公里道路硬化及美化、亮化工程。通过道路设施建设,在改善农村环境和条件的同时,带动和促进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同时,完善绿化建设。采取“见缝插针、通墙透绿、拆房建绿”的要求,突出“好看、好种、好管”,先后对重点公共绿地进行绿化建设,新建10个农民公园,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官浔。

  不仅如此,该镇还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花卉苗木基地,挖掘文化要素,建设官浔镇郊野公园。该公园除了保留原生态群落,通过精心规划设计,拥有24孝石雕、凉亭、古黄连树、蔡新诗刻、精忠报国石刻、清风轩、三顾茅庐、将军槐、览胜亭等诸多文化景观建设。这个集名贵树木种植展示和传统文化德育基地为一体的绿色园区,既具有自然野趣,又具有健身、休闲、娱乐功能;既让人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又具备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方便等诸多优势。

  “互联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立足区域、发挥优势、狠下功夫。除了原有的苗木产业培育,官浔镇更在提质增效上不遗余力,促使全镇花卉苗木产业步入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要做大做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是必由之路。”包含官浔镇在内的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便是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据该园管委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林志刚介绍,目前围绕花卉、果蔬、茶叶、渔业、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六个产业区的规划理念,园区正加速发展。其核心区已形成闽南文化生态走廊黄金地段和休闲观光精品区域,并形成以花卉苗木、食用菌、药用植物等三大产业为先,农业会展、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等紧随其后的新兴产业集群效应区。

  除了创新思维,利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也为传统花卉苗木行业带来了崭新机遇和新的发展道路。

  记者一行在官浔花卉苗木创业园采访时,正好碰上两辆大卡车将10多株香樟树运到“志勇大树移栽”园区,一问,是从江苏运过来的。正忙着卸货,园区又来了一拨看货的客人。“我们已经跟这家花农合作了十几年了。这里品种齐全丰富,发展空间很大。”从事园林工程工作的王先生来自厦门,他告诉记者,以前来买树种,都要到现场挑选,现在可以在网上先查看,做好计划后直接过来下单就可以了。

  受益于行业发展的不仅这一家。溪坂村的马口毅宾花卉配套服务部也是其中之一,他们的网上业务可谓如火如荼。“此前我主要在青青花木、中国园林等网站注册推介,后来自己做了个网站。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对外销售的主要形式了。”说起未来,该企业负责人王毅宾信心十足,现在公司已经拥有八个苗场基地合计300多亩,他还投入了100多亩地,准备做樱花基地。

  “互联网+”现在俨然成了官浔花农现在普遍的拓展业务、销售花木的做法。目前该镇花农正在积极运用手机任淘APP,进一步扩大营销渠道。

  将传统的花卉苗木生产与观光旅游、历史文化相融合,将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升级转型之路,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正在官浔镇乃至整个漳浦县得到充分体现。(记者刘长乐 曾婷婷 通讯员 张文艺 蓝智伟)

  记者手记

  绿色,让生活更美好

  要想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一并收入囊中,实属不易。但漳浦县官浔镇的村民却做到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共同存在,幸福生活由此开启。

  绿色村庄的建设,绝非表面上的“穿衣戴帽”。多年来,该镇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通过尊重自然条件,依托现有的资源,对生态环境进行连片整治,包括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整治、生活垃圾处理、禽畜养殖整治等。不仅如此,还大力推进新能源普及,推广“村村有公园”,进一步加快绿色村庄的建设。

  如今的官浔,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穿梭在各个村口,错落有致的农村别墅随处可见,一座座标准公厕干净整洁,小车在别墅群里穿行而过。一景一物都在诉说着官浔的富足与宜居。

  每天清晨,遍布田间的喇叭用音乐陪伴着早起劳作的村民;夜幕降临,激情的广场舞曲在郊野公园响起。官浔之夜的点滴变化,正折射出村民们的美好幸福生活。

  在这场“绿色村庄”的行动中,官浔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打破了乡村的寂静,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实现“景美人更美”的华丽蜕变。我们相信,昔日的海丝古埠,今日的花卉名镇将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好未来的每一步,实现全面小康。(记者 陈利敏)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2-16漳浦县石榴镇梅西村
  • 2015-12-04国家非遗“竹马戏”后继有人 漳浦竹马戏传习所
  • 2015-12-02漳浦投建大型光伏农业项目
  • 2015-11-23福建艺术节期间 漳浦新编芗剧亮相漳州人民剧场
  • 2015-10-22漳浦锦江楼:“闽南土楼建筑群中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