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致富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畲村的华丽转身
2016-01-07 11:20:12 林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福湖村在青山环抱间,一座座乌瓦白墙的畲家民居错落有致。

  福湖村综合服务场所主要承担村部的各种服务功能。

在竹里村一户畲民家中,阿婆正纺织苎麻布。罗源是我省重要的畲族服装保护基地。

  在竹里村一家农业合作社内,村民正采摘新品黄瓜。

  游客在霍口乡畲族民俗馆内参观,民俗文化成为一大旅游亮点。

竹里村一户村民在屋前洗衣服。2015年,6个畲族自然村共计1300多人的安全饮水难题得到了解决。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7日讯(记者 林辉 通讯员 刘其燚 洪映 图)

罗源县是我省畲族主要聚集地之一,畲族人口2万多,占全县人口近十分之一,长期以来,主要分布在偏远贫困山区,建设发展困难重重。近年来,畲族群众装点村居,发展旅游,传承古文化,开创出自己的新生活。近日,记者分别到罗源霍口畲族乡、起步镇廷洋坂村、西兰乡许洋村、松山镇竹里村等,一探秀美畲寨的崭新面貌。

2015年12月18日,我们驱车翻山越岭,来到被称为“高山之乡”的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青山环抱间,一座座乌瓦白墙的畲家民居错落有致。畲民热情的笑脸令人疲累尽扫,旅游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整洁宽阔的村路上,每到分叉处即有指示牌,通往村公园、古民居、民俗馆皆一目了然。鸡鸭们被篱笆隔出独立天地,或觅食或戏水,衬着绿树红花、碧水蓝天,一派新农村风光。

当地畲民兰老伯介绍说,20多年前,这里还土路泥泞,村容杂乱。村民们意识到,要引凤,先筑巢。于是,借助政府对少数民族乡村的关爱和帮扶,福湖村一步步华丽转型:1998年,第一条水泥村道建成,全村陆续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家家户户修老宅、建新居,逐步实现“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村里建起了畲族公园,园中花木掩映,芳草如茵……

酒飘香,客自来。焕然一新的福湖村路子越走越宽:兰家大院、雷家大院等十几座古民居、旧私塾堪称明清畲族建筑的“博物馆”,“进士”匾额、精美木雕诉说昔日繁华;新建的畲族民俗展馆搜集族谱、花轿、龙伞、服饰、农具等各类文物,追溯畲家源流脉络,展示畲族别样风情;总投资8000万元的“畲山水”景区,集民俗体验、自然景观、水上娱乐、生态农业观光等元素于一炉,令人流连忘返……

畲村里的游客迎来送往,畲民的脸上笑意融融,他们的食用菌、中草药、茶叶、甜笋、油茶、青红酒等特色农副产品就这样飞出了畲乡,也带回了希望,致富的山歌在畲寨里久久传唱。

据罗源县民宗局介绍,2015年全县民族乡村的发展项目共筛选上报了39个,争取到省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累计达450万元,为历年最高。此外,民宗局还分两批向市民宗、水利部门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帮助6个自然村共计1300多人口解决安全饮水困难问题。

借着这股造福的东风,原本索居深山的廷洋坂畲村喜迁起步镇,新村统一户型,主题公园畲风浓郁,两座对歌台唱和呼应;今年还修通了从村里去往镇中心的320米长的便道,使村民出行、孩子上学更加便利、安全;另外,大部分新居完成了装修,凤凰图腾飞上了各家门楣,国家民委“特色村寨”的旗帜愈发鲜艳夺目。

而作为市级“双百工程”综合示范村之一的西兰乡许洋畲村,如今美若桃源:一座畲家生态公园依山而起;两千多平方米的人工湖波光潋滟,一到夏日则荷影婆娑、莲叶亭亭。投入30多万元的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既节能又美观,让许洋的夜晚如星空降临。

松山镇的竹里畲村也传出蚕娘复出、畲女致富的佳音,不仅畲家的养蚕纺织得以传承,赋闲在家的畲女也有了收入,畲村幸福生活蓝图喜人。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2-14畲村合作社 传技又致富
  • 2015-08-12畲村“蚕娘”复出之路能走多远?
  • 2015-07-06华安官畲村加快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 2014-11-27(孝老爱亲)新圩镇官畲村 雷长珠
  • 2014-07-25[纪实文学]厦门,有个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