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传统村落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一座寿星云集的山城
2016-01-11 11:43:24 庄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柘荣是遐迩闻名的“中国长寿之乡”。柘荣人之所以长寿,有多方面因素,譬如良好的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让我们到长寿之乡见识一下当地人的长寿之道。

一座寿星云集的山城

  生态山城柘荣一景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11日 孝德文化之乡”,当地人崇尚孝德,不仅仅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边的口号,更是根植心底、化为行动的社会风尚。

今年61岁的彭秀银是柘荣县双城镇东峰村人,提起她,没有一个人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妇,她的孝心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早年,彭秀银的公公因患严重风湿病,行动不便卧床在家,为治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祸不单行,不久,老人又患上高血压,虽四处求医问药,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面对病情,老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作为媳妇的彭秀银看出了老人的心思,于是,天天搀扶着公公外出散心,陪他聊天,开导他,给他加油打气。就这样,帮老人穿衣洗脸、剪指甲、洗衣服成了彭秀银每日的必修课。如今,20年过去了,虽然老人并未完全康复,但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老人总爱向周边的人念叨:“能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媳妇照顾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走进乍洋乡石山村,张贴在村口

传文化栏上的《村规民约》格外显眼,倡导行孝便是其中一条:孝敬长辈传子孙。

在柘荣,多年来流行着这样一个敬老民俗:年轻人如果虐待老人,姑娘嫁不出去,小伙子则娶不到老婆。在这里,谁家有百岁老人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因为家有长寿老人就意味着家庭幸福。

孝德风尚的形成还得益于当地主官从宣传到服务、从公共管理到家庭护理等方面的引导。在城郊乡,乡政府主动放弃价值近1000万元的土地,用于新建老人文化公园,并定期组织孝德志愿服务队关爱老人,引导各村展示、普及孝德文化;在乍洋乡,党政班子领导带头,从去年8月起每月10日,深入孤寡老人家中做卫生、煮饭、陪聊等,同时在村落集中片区设立了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县里还立足“中国孝德文化之乡”的品牌效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敬老之星、孝德楷模、孝顺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同时,凭借小板凳宣讲队、微信公众号、孝德大讲堂、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载体,让孝德之花在柘荣大地绽放。县纪检监督部门还把述德与述职述廉结合起来,将干部在孝德方面的表现作为年度考核和人事考察的重要内容。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2-24柘荣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考核
  • 2015-12-24柘荣霞浦携手:山海协作助推摄影产业和旅游发展
  • 2015-12-24柘荣溪口:文韬武略地,古村尚存谜
  • 2015-12-11(敬业奉献)柘荣县楮坪乡 姚乙红
  • 2015-12-11(敬业奉献)柘荣县城郊乡 林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