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为农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人大代表热议“互联网 农业”
2016-01-29 16:32:07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三明日报 记者杨燕蓉

清流的豆腐皮、明溪的淮山、尤溪的金桔……这些本地的农产品,已经走进全国各地,而这其中,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少。

市人大代表、福建建宁孟宗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品贵说,在网上,农产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怎么生产、加工、如何吃等,介绍得非常明朗,互联网成为农产品销售的“加速剂”,而且,由于不受地域限制,农产品传播范围迅速扩大。

作为福建笋加工行业的老大哥,孟宗笋业自2013年开始“转型”,通过与淘宝网、顺丰优选等网络平台合作,“互联网 笋”做得风生水起。“2014年以前通过网络渠道走出的产品为零,而如今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强。”廖品贵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我市互联网经济迈入快速发展期。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应用企业1018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2.5万余人,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40.3亿元,比增50.7%。针对农产品走出“山门”的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尤溪、沙县、清流、明溪、建宁等5个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占全省半数名额;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先后在尤溪、建宁、宁化落户,去年共建成99个村淘电商服务站,成交10万余单,成交额2000多万元。

电商“之芽”快速萌发,市里的推动作用不可忽略。目前,全市已建成多个电商产业园,位于下洋的三明电商产业园几乎每个月都提供电商人员培训、孵化等服务。

我市农特产品众多,如何让这些优势产品通过网络更快更好地走出去。市人大代表、清流县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爱珍表示,首先,市里管培训,关键是要植入电商理念,引导每家企业都设立门户网站进行展示展销。其次,培训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培养高、精、尖的网络人才,比如装修类、信息传递类人才,更好地为广大企业服务。

廖品贵建议说,农产品想要更好地走出去,不能单打独斗,而要结成“统一战线”。比如在卖笋的店铺,对建宁莲子、黄花梨等,进行打包宣传、打包促销,由此进一步打响区域农产品的知名度,而政府对于相关的费用给予一定的扶持。

当然,农产品想要在线上之路走得更远。许多代表一致认为,产品质量一定要过关。

产品质量不过关就是砸自家品牌,对此廖品贵和兰爱珍有共同的体会。

自1997年出口笋干以来,孟宗笋业从来没有接到退单,也从来没有报告被检验不合格,这源于它坚持做“健康笋”。

而兰爱珍也表示,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宁可销毁也不会卖出去。如今,互联网营销也占据了合作社的“半壁江山”。

农产品企业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而地处广大农村的农民对此尚一知半解。

对此,范晓燕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村农民学会利用网上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互联网 农业”,平台建设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本地电商平台开始成长,春舞枝、海鑫钢材信息等已发展成为全国垂直电商行业知名平台。但专门针对农产品的平台鲜少,对此潘闽生代表说,我市电商产业发展要结合我市地方实际,以质量提升、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和境外电商外币支付结算平台,吸引电商企业入驻。

有资源、有优势、肯努力,我市的“互联网 农业”这股劲风必将越刮越烈。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1-262016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 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 2016-01-21三明市唯一获奖农产品明溪甜橙 获省金奖
  • 2016-01-18第81届柏林国际绿色周开幕中国优质农产品和食品欧洲展销中心有望建立
  • 2016-01-18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 2016-01-12实施互联网 现代农业 发展农产品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