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勇(左二)在村“三合一”大会上。 东南网2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郭斌 文/图) 落后村的成功蜕变 走进福清港头镇草柄村,宽敞的道路,美丽的公园,和谐的氛围……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邻里纠纷多,基础设施差,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被人戏称为港头镇的“西伯利亚”。“草柄村这些年的变化离不开我们的村支书王长勇。”70岁的村民王钦清感激地说。 草柄村曾连续多年未发展党员,连续三届选不出村支书。2000年,应乡亲们要求,在外经商的王长勇回村参选村党支书。 上任后,他首先借鉴公司管理理念,建立决策执行分离的“三合一”会议工作机制。村里每项重大决策都要由党员代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参加的“三合一”会议通过;每一个项目的执行,也由“三合一”会议民主推举党员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有专长的村民组成理事会管理运作,“三合一”会议负责监督审计。 王长勇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16条村规民约,大到对计生户的扶持,小到对喜事菜单、丧事花圈的限制等等都有明细约定。有了行为规范,村里风气渐渐好转,好人好事逐渐增多。如今,每年中秋节,村里还会举办百家千人宴,表彰五好家庭、好婆媳、好妯娌等楷模。在榜样的带动下,10多年来村里未发生一起司法纠纷。 “违反村规民约的事,不能拖延解决,否则就会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王长勇说。村里规定,建新房时,要退离马路1米,但是,一位村干部只退了60厘米。王长勇得知,立刻找到这名村干部做思想工作。这位村干部想通后,第3天就主动把超出面积拆除,并向后退了1.1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