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文化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以禅会邻,福建佛教的丝路构想
2016-02-16 15:30:03 游笑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2015年,在洛杉矶,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项目首次举行佛教传教师的受戒培训认证活动,11名美籍西方人、2名美籍华人参加,其中博士2名、研究生11名。

从服装、教材,再到证书,皆由该中心结合东西方文化而特制特设。这13名佛教爱好者经该中心受戒培训认证后,已正式成为佛教传教师,有资格代表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到国会、学校、军队、医院、社区等从事佛教服务。

据释本性介绍,此次70多名海外学员来福州参加禅修体验会,正是该中心在美国活动的一个延伸。

这一切,是释本性将福建禅宗带往世界的一个尝试。“佛教是无国界的,爱国爱乡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近现代福建四大高僧:虚云、圆瑛、太虚、弘一,莫不如此。而今,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正掀起建设的热潮,作为福建社会的一分子,福建佛教文化不能缺席。”

释本性告诉记者,福建是中国佛教的重镇。福建创立宗派的祖师高僧多、祖庭古刹多、信众多、与东南亚的法源悠久,改革开放后,福建佛教僧才辈出。他表示,福建佛教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促进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文化认同、信仰共鸣、民心相通等方面大有可为。

在释本性眼中,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合作方向有三条合作走廊,三大走廊所经之处绝大多数是佛教国家,文化与信仰根基或为儒释道的三教融合,或多为佛教与当地文化的结合。这种同根同源、同宗同脉的天然缘分,是双方民心接近相通的天然优势。

“福建的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开放与包容是其性格,福建佛教,尤其是禅宗也是一样。因此,保护挖掘、传承弘扬福建佛教文化,巧用其潜力和优势,必然助力我们‘走出去’与‘请进来’。”他说。

亚洲汉传佛教,尽出八闽

福建佛教在世界佛教版图上究竟地位如何?释本性表示,亚洲汉传佛教,几乎尽出八闽。

他举例表示,日本真言宗创宗祖师空海和日本天台宗中兴祖师圆珍,唐朝时悉驻福州开元寺修学。由福清黄檗山东渡的隐元创立了日本黄檗宗。菲律宾首刹马尼拉信愿寺法系,由厦门南普陀寺性愿创。新加坡首刹双林寺法系,由福州西禅寺微妙弟子泉州贤慧与性慧兄弟共创。名刹光明山普觉寺法系由厦门南普陀寺转道创,泉州承天寺宏船中兴。马来西亚首刹槟城极乐寺法系,由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创。印尼首刹雅加达大丛山西禅寺法系,为福州西禅寺谈禅弟子创。另一大法系即广化寺法系,亦为莆田广化寺僧人所创。越南古刹二府庙与观音庙法系,由福州西禅寺永心与醒觉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1-28厦"新丝路媒体行"进大马:弘扬嘉庚精神 融入海丝建设
  • 2016-01-24“海丝文化”游学基地揭牌 盼青少年连接“丝路友谊”
  • 2016-01-13中国科学家发现最古老茶叶及1800年前的“丝路分支”
  • 2015-12-31甘肃八旬老人钟情丝路六十载 画作诉说"大漠之歌"
  • 2015-11-17榕闽剧戏歌《郑成功》再现古代中国海上丝路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