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传统村落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省首批传统村落古田县大甲镇邹洋村走访记
2016-03-03 16:24:07 来源:宁德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宁德网消息(阮兆菁 黄家斌/文 郑霄阮庭鹏/图)2月27日,驱车前往古田县大甲镇,再转过两个弯,扑入眼帘的邹洋村让我们眼前一亮。这里,古木参天、修竹叠翠;这里,云雾缭绕、村舍俨然……走入村口,耳边就飘来了《美丽的邹洋,我的家》悠扬的村歌旋律:“每一座老屋都有百年的荣光,五虎朝狮威武雄壮,踏一条小径寻找旧时光……”“邹洋邹洋,甜在梦乡总难忘……”融秀美自然风光与浓厚人文气息为一体的美丽小山村邹洋,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心中。

邹洋,首批省级传统村落之一,距大甲镇区约1.5公里,全村484户1597人,至今有880多年历史。因崇尚孟子,邹国出孟子,因此取名邹陵,希望子孙后代像孟子一样知书达礼,后改为邹洋。村内古迹丰富,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一宫、二祠、三古屋、四排栋”为代表40多栋(座)元明清建筑。为了推进美丽、生态的旅游乡村建设,大甲镇党委、政府以“慢步邹陵,静画心灵”为主题,打造了山水邹洋、文脉邹洋、农家邹洋,让每一位游客享受文化“盛宴”,感受山林风光,品读悠悠历史。

山水邹洋 感受旖旎风光

“到前面可以观赏到鸳鸯”“真是太可爱了!”游客们在距离鸳鸯谷200米的地方,通过高倍望远镜观赏到了被人们视为爱情象征的鸳鸯戏水,欢呼雀跃,喜悦之情写在脸上。去年12月以来,约50多只鸳鸯飞抵邹洋临湖谷栖息繁殖,为邹洋生态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也一路小跑,沿着路标,移步到鸳鸯观景台,透过望远镜,一只只活泼灵动的鸳鸯在我们的眼前嬉戏打闹。甜美的空气,清澈的河流,正在谱写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篇章。村里购置了数台高倍望远镜,方便游客观赏,同时立起了保护牌,村民们自发保护鸳鸯的热情十分高涨。目前,镇、村两级正在着手准备向上级部门申报对鸳鸯自然生态区的保护工作。

目光穿过东湖的湖面,一直停留在祈雨亭。栈道上的孩子们跳出了童真,跳出了快乐和笑声。我们沿着占地30亩的东湖公园风景林步道,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观赏着500多年的珍稀古木,在这入春的季节里,处处鸟语花香,蜂蝶飞舞,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俨然成了村民们休憩、健身、游乐的好去处;这里,让我们学会了倾听天籁之音!

“在建设上,我们把生态游观光理念渗透于开发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绿化工程、东湖公园、鸳鸯观景台等项目的建设,着力打造一个绿化、美化、花化的生态休闲村庄。”听着镇党委书记谭国良、镇长李锦亮的介绍,我们的心头一亮,对该镇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的“慢步邹陵”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品宗祠文化、观湖滨胜景、赏水墨仙居、慢生态步道、闻天然氧吧、看古韵佳厝”的旅游路线的超前理念投去赞许的一瞥。游客可以在古民居改造的乡味小屋临湖小憩、静默观景,还可以在虾尾湖鱼塘垂钓、体验风情。

文脉邹洋 倾听历史回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美水美自然赋予邹洋独有的人文气韵。阮氏宗祠、毓麟宫……一排排朴实无华的古民居、一块块光滑圆润的青石板,诉说着古老村落曾经的繁华。阮氏宗祠作为邹洋古民居代表,门口书写着“仍居玉邑斯文地,派衍宁阳风节家”的对联,由此可见先人对后人的期许和鞭策。宗祠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复建的宗祠规模不断扩大,现今占地2424平方米,为村内最雄伟、最宽敞的古建筑。祠堂内部庄严肃穆,祠外燕尾轻盈灵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形如狮子五观,又似燕子形状。宗祠就像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古书,让每一个走进它的人,驻足凝思,在惊叹古人睿智的同时,似乎也参透一些人生哲理。祠堂内悬挂着的荣誉匾额,展出的70余幅乡贤的书画作品,彰显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让后人看到了800多年来的辉煌。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久负盛名的毓麟宫。毓麟宫,系临水宫第一分宫,供奉着临水夫人陈靖姑,是古田境内现存且建成年份最早的临水分宫建筑。它是古老民族神缘文化标志,也是古代淳朴百姓的精神归宿。尤其是近年来台湾同胞们的大陆“寻根之旅”,弘扬了临水文化,让邹洋村的文化之光更加璀璨。在前不久召开的古田县乡村旅游现场会上,邀请了乡贤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阮余群深情演唱村歌《美丽的邹洋,我的家》,激发了村民们浓浓的家国情怀。同时举办乡土文学作品《故园深深情满怀》首发仪式,唱响了邹洋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农家邹洋 唱响田园牧歌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田园生活总能让人无限向往,走进邹洋,迎面而来的是花香四溢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这是村委和村民利用闲置民房,开办了一个乡味小屋,精致可口的乡味小吃可以任意选择,”随着导游的解说,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好奇。水晶肉、滑肉、八仙糕、鼠曲果等各式特色小吃随游客挑选,乡味小屋的开办让邹洋乡村游增添了新的内涵,也给村委和村民带来了一个增收的空间。游客服务中心内展列着红酒、麦芽糖、地瓜粉、土鸡蛋等传统农家特产。在这里已经实现土特产线上线下销售,打造农村电商平台。游客们现场填写一张邮单,购买的农家特产便可轻松邮寄回家,让品尝到的农家味道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共享。尝过美味之后,可以到湖尾观赏象征爱情的幸福之鸟——鸳鸯;到毓麟宫许上一个美好的愿景;或到东湖倾听流水潺潺,感悟人生的真谛;或到东湖公园静静地坐着,让灵魂在鸟语花香中升腾!

让我们一起沐浴春风,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走进邹洋村温爱的怀抱吧!“邀一阵清风和你泛舟水中央,三湖七井竹影波光,采一朵红荷美了绿罗裳。”“……青石巷飘来茶香酒香和书香,等你归来共度好时光!”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2-04屏南:“文创 旅游”助力传统村落腾飞
  • 2015-12-11福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 泉州26个村落上榜
  • 2015-11-18中央财政村均350万元补助2555个传统村落
  • 2015-11-17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快速消失局面得到遏制
  • 2015-11-17中央财政村均350万元补助2555个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