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农村出现的新情况,需积极关注
2016-03-03 17:21: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本报驻福州记者段金柱

东南网3月3日讯(福建日报 段金柱)春节前后,“返乡见闻”又火爆起来,透现出各异的乡村图景。笔者出身农村,每年都会返乡探亲,目睹了这十多年农村的变化。平心而论,从时间的维度看,现在的农村,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比过去有了大幅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上也有质的飞跃。

这仅从几个标志性的现象就可以看出:农村的新楼房更多了,很多农民也进城住上了套房;除了冰箱、空调,汽车也大量“下乡”,春节期间很多农村县道、乡道也出现了城市里常见的堵车现象;农村幼儿园普遍出现,农村孩子从小也可以学ABC了……

然而,从空间维度看,相较于城市的快速现代化,农村在软硬件方面的落差也在凸显,一些农村在凋零,一些农民仍然贫困,这也是真实的图景。

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今,不少农村除了存在留守儿童如何守护,医疗和养老保障需要持续加码等老问题之外,也浮现出一些共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就笔者的采访观察和生活经验看,这些情况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村庄空心化。现在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农村,平时都是老人小孩留守,也只有春节期间,回家过年才促使外出的年轻人返乡。随着时间流逝,老一辈的农村人渐渐凋零,未来传统的农业产业谁来接力从事?村庄谁来守护?

二是农村里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们,该走向哪里?他们中很多人出生在城市、成长在城市,他们适应了有网吧有街逛的城市生活,对原本的故乡农村存在隔膜,更不要说干农活、习惯农村生活了。然而,由于身份、保障的二元化,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徘徊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可以说是他们的典型形态。

三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重视。不少人返乡都有一个印象:家乡不再是记忆中小时候的山清水秀模样,很多人搬进光鲜的楼房居住,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但外部的公共配套服务、环境卫生清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尚未建立起长效机制。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我们乐见农村快步发展,同时也不能漠视,在城乡二元格局尚未根本消弭的大背景下,农村渐渐浮现出来的新问题。因为这关乎农村、农民的未来,也关乎全社会的未来。

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应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协调、共享理念。我们需要有统揽全局的顶层设计,需要以人为本的制度安排,需要城乡一体的权益保障,等等。只要持之以恒地推动,我们农村的图景必将变得更加温暖、明亮。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3-03“数”解中国“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成果
  • 2016-03-03扶贫,别忘了“农村剩男”
  • 2016-03-01去年农村减贫1442万人
  • 2016-03-01福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福州扶贫开发暨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 2016-02-29陈晓华: 努力开创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新局面